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医痴”董瑞

2017年11月07日 13:57 | 作者:邱玉才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四十余个寒来暑往,一次次挫折磨砺,董瑞在从医之路上笃定前行、从不言悔。他所想所做的无不与为医有关,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医痴”。董瑞却说,他能理解病人的痛苦,既然为医,多帮助别人总是好的,为医的初心,永不会忘。


1

2

董瑞(右)给患者讲解病情。


董瑞有三个身份: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和医生。董瑞还有三个习惯:早到、晚走和早起。

北京市政协委员董瑞习惯早到。每次参加北京市政协会议,他总会提早到达,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提案上交并口头说明提案的要点。这些提案,大多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相连。

民盟中央委员董瑞习惯晚走。民盟中央的义诊活动他总是走得最晚的一个。他说,病人不看完,他不撤。

中医董瑞习惯早起,每天清晨5:30,他都会准时到达医院做出诊前的准备。再过1个小时,患者就会在门口排队等着拿他的号了。他说不忍心让患者久等,这一个“不忍心”,就把提前出诊的习惯坚持了30年。

董瑞所想所做的无不与为医有关。认识董瑞的人都说,他是个“医痴”。董瑞却说,他能理解病人的痛苦。既然为医,多帮助别人总是好的,为医的初心,永不会忘。

追求与梦想 四十余年无悔从医路

四十余个寒来暑往,一次次挫折磨砺,董瑞在从医之路上笃定前行、从不言悔。

高中毕业的董瑞应征入伍。有医学基础的他被分配到连队当了卫生员。之后,他又被推荐到军医学校学习。十几年的军医生涯,给了董瑞大量实践和研究的机会。

此时,董瑞对呼吸病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自己的治疗水平,他拜访了四十多位国医大师,学习他们的治疗方略并运用于临床。在自己老师、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病经验基础上反复研究、消化、吸收,完善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尘肺病、肺纤维化、冬病夏治等领域,博采传统中医经方、民间中医方法和少数民族医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特色。

为了救治更多受呼吸疾病困扰的患者,董瑞创建了一家肺科医院,并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所“肺纤维化”研究所——北京肺纤维化研究所,为国内外“肺纤维化”防治提供了研究、交流、实践的平台。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肺纤维化”专业制剂“养阴益肺通络丸”被列入了北京市政府的“十病十药”项目。他所在的医院因治疗呼吸病、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的特色而广为人知。

董瑞非常重视中医科研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在诊疗之余,亲自带博士生并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们。他还主持撰写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等多部医学专著,并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国医大师高徒传承与发扬》的主编工作。

精诚与仁爱 心里时刻装着患者

在医学钻研上,董瑞是执拗的。董瑞的工作就是由治病和思考如何治病组成的。他的心里,时刻都装着患者。在董瑞看来,当一名好医生,首先要医术精,其次要长存仁爱之心。

“精”不仅是治疗,也是创新和效率。董瑞认为,疗效是第一位的,关键是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康复,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董瑞曾接诊过一个严重哮喘病的孩子。医院组织了多名专家进行会诊,开出了药方,但孩子服用后效果不明显。一次病人家长偶然用毛巾蘸药在孩子胸前反复擦拭,孩子的症状竟然明显减轻了。这给了董瑞启示。于是他用装注射药物的小玻璃瓶给患者拔罐,促进药物吸收。这个由董瑞发明的方法已被很多医生沿用,成为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法。

“仁”就是要心怀仁爱之心,多为病人考虑。如何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生活质量,成了董瑞心心念念的事。

在怀柔,有一个捡垃圾为生的老人家,长期被肾小球肾炎折磨。他找到董瑞,董瑞看了医生给他开的药方,都很好,为什么不管用呢?一问之下,原来老人经济非常困难,无法支付大量吃中药的费用,药量不够,病当然也好不了。董瑞了解情况后,把中医经方进行了简化,老人吃了疗效明显!老人高兴极了,逢人就说:“有病找董大夫,我的病在董大夫那看好啦!”

患者们爱戴董瑞,董瑞也离不开患者。前两年,他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卧床静养。然而,这个“医痴”放不下患者,硬是在诊室支了张床,趴着给病人号脉。

想法与行动 为健康呼吸行万里路

董瑞有个想法,要做一个关于健康呼吸的公益行动。他把这一想法向民盟中央领导汇报,立即得到了民盟中央的大力支持。

2012年7月26日,对于董瑞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天,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呼吸病患者的“健康呼吸万里行”慈善公益活动在民盟中央礼堂举行了启动仪式。活动得到民盟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时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指出,“健康呼吸万里行”活动作为一项医疗帮扶活动,秉承了中医“济世救人”的传统,同时富有“同心、人本、和谐”的新内涵。

6年来,董瑞率领“健康呼吸万里行”的专家组走过了河北石家庄、内蒙古乌海、山西晋城、陕西富平、河南三门峡、吉林白山、云南迪庆等10个站点,累计行程3.5万多公里,救助尘肺病、肺纤维化患者1000余人,发放制氧机200多台,捐款捐药累计400多万元。

义诊中也有各种意外:有的病人因为病情过重,没有办法在当地救治,董瑞就把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医院,免费住院治疗;有的病人并发了肺结核,别人都劝董瑞不要看,但他仍然坚持为病人把脉问诊;有的病人因路途遥远错过了义诊,半夜敲响董瑞的房门,希望他能给看一看,董瑞马上披衣起床给病人诊治……

一桩桩一件件,感动了病人,感染了专家组成员,也一步步树立起了“健康呼吸万里行”的声誉。“健康呼吸万里行”成为民盟中央社会服务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三次被写进民盟中央常委会工作报告。

现在,“健康呼吸万里行”逐步把流动帮扶转为阵地帮扶。今后几年,将以毕节试验区、黔西南试验区、河北广宗等民盟中央帮扶联系点为依托,参与精准医疗扶贫。

“做公益我不只是付出,还很有收获呢!”说到这里,董瑞的“医痴”本色尽显。他在帮扶的过程中,也在搜集一些民间治疗尘肺病的方法。他在帮扶贵州毕节市对口医院建设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老苗医,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苗医治疗尘肺病的偏方。回到北京,董瑞根据向老苗医学习的心得,结合中医思路,给几个久治不愈的病号开出了新药方,效果明显,不久陆续好转出院了。

责任与担当 为中医药发展振臂鼓呼

董瑞是执着的。从医如此,参政议政也如此。

熟悉董瑞的北京市政协工作人员都知道,他的每一件提案都是亲自调研和查阅过资料的,有情况、有数据。而这些数据,很多是他用脚“量”出来的。

春节刚过,天气正寒,董瑞在朋友圈里连续晒出了他为提案调研的“直播”:有的照片展示的是早上8点20分的怀柔城,还有照片是距怀柔城45公里处的琉璃庙镇雾霾分布实况,以及怀柔汤河川、河北丰宁的空气质量……他先后向市区两级政协递交了《让中医药通过奥运走向世界》《对北京市中医药发展建议》《关于促进怀柔区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建议》等有关中医药提案20余件,多次获得市区两级政协优秀提案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董瑞为中医药发展的努力不止于言,更至于行。

今年5月的一天,董瑞的微信订阅号更名为“董瑞——雁栖湖中医”,这源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给董瑞的任务:以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服务为新起点,以雁栖湖的知名度为依托,打造一个特有的中医学术流派,为中医药行业走出去作贡献。

当被问及履职多年的感受时,董瑞回答得很实在:“我始终记着我的‘初心’。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积极履职尽责的政协委员;也希望能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提升百姓的健康水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医生 患者 民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