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时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7年11月09日 14:45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无论从历史的经度还是纬度来看,文化的发展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也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的理性判断。

本期,我们邀请4位文化行业从业者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见解,以期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

——编 者

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

冯 俐

回顾文艺领域的优秀作品,凡有动人之处,无一不是对人和生活有新发现、新认识、新表达,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并不是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能脚踏实地遵循艺术规律去创作。文艺领域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作为一名编剧,我对此感受颇深,也备受鼓舞和启发。2015年,国家话剧院排演《中华士兵》,那背后是两年间数百万字的阅读、体会和思考;2017年,中国儿艺排演了《山羊不吃天堂草》,支撑剧作的,是创作者对农民工生活的深入体验和认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我们有机会更多地思索创作与人民、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创作激情是被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激活和点燃的。人民的事业和生活、梦想和期望是创作的不竭源泉。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可以说,古今中外全世界范围内著名的文学艺术作品,莫不是来源于生活的馈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成功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落实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塑造更多艺术形象、创造更多艺术精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精彩的中国故事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双轮驱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贾磊磊

文化领域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一样,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兴盛繁荣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中,被明确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是说,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这种关于文化发展“双轮驱动”的理念,要求我们改变那种一概而论的文化发展观,而是要根据文化的不同属性,按照不同类别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我们知道,在文化事业领域,国家推行的是以公益性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文化事业的主要职能是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比如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营,不能完全按照商业的逻辑来规划与实施,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有赖于国家的支持;在文化产业领域,国家实行的是以市场规律为主导的发展政策,如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与生产等,应该用尊重文化市场规律的方式来运营。

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的评价体系中,生产主体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强调艺术作品社会效益第一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品的商业成功,一定不仅是经济上的胜利,也代表着观众对于该产品在文化精神上的认可。所以,在整个文化产业结构中,首先要建立的就是思想导向上的正确,同时致力于审美趣味上的当代性、精神内涵上的民族性、表现方式上的国际性,以此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不断丰富社会文化肌理

郦 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有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位列缔约国首位。5年来,我国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落。同时,文化文物单位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出了一批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大到博物馆文创的“领跑者”故宫博物院,小到笔者兼任馆长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它们犹如血肉与毛细血管,在不断丰富着社会的文化肌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则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上了新的历史高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止步于传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一个生血肉、塑筋骨、立精神的基础性工程,是一个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过程。对此,我们应有更强的使命意识与更高的行动智慧。

以电视传媒领域为例,近5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同时,还带动了汉字热、成语热、诗词热与国学热。而这些“热”现象的本质是母语文化经过电视媒介的转化和呈现,对观众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有丰满的血肉,有坚韧的筋骨,有昂扬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都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释放生命的光与热。

(作者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

赵依芳

近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来了黄金期。作为一家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管理者,我最深切的体会可以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十几年前,我们第一次到海外参展,带着几张中文海报就去了,交流都有困难,这样的“摆摊”经历也是当时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去年,我女儿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司机听说目的地是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就问她是不是翻译官,一聊发现这位司机在“追”我们出品的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两个故事,浓缩着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苦辣酸甜。“走出去”之路能越走越宽,是党和国家在做出将文化“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之后,与中国实力增强和中华文化崛起同频共振的结果。

通过“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自信得到了极大彰显。以中国电视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版图中已经站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路走来,“走出去”遇到的困难我们都曾经历过,如文化差异的壁垒、从无到有的渠道搭建,但最需要攻克的困难还是内容的继续优化与提升。中国故事要走出国门,至关重要的是要提升国际表达能力,这有赖于我们创意能力、制作水准等内功的提升,也有赖于我们的人才培养和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翻译水平的高低对文化作品传播的影响也很大,让海外观众接受我们的作品,一定得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这就不能依靠简单的字面翻译,需要着力提升我们文艺作品翻译的能力。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作者系华策影视集团总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中国 发展 人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