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徐玖平:用一生践行生命教育

2017年11月14日 08:53 | 作者:韩冬 郭健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教育扶贫中求索道德价值

“我和徐玖平委员是好朋友,感谢他这几年来倾尽全力为我们民族地区所作的贡献,虽然他不是直接给我们捐钱捐物拉项目,但他用在扶持教育上的精力和取得的成效,是我们彝族群众,特别是彝区下一代更需要的。”已卸任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协原主席邓显祥,这样表达着他的感激之情。

位于四川西南的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为了让这里50万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穷,从中央到四川,从政府到民间,为凉山精准扶贫开出许多“药方”。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一直关注贫困山区教育的徐玖平站了出来,“我是教育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又是四川省特约教育督导员,推进教育扶贫,我责无旁贷!”

推进我国山区教育精准扶贫,就要先治好城市、农村教育资源不平衡这个老毛病。徐玖平据此多次在调研和会议上建议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创新办学新模式、新路径”这条新路。他建议,设置分档津贴、设立专项基金,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和交流轮岗制度;提高农村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力,推进农村学校网络教学课程改革;以举办分校、合作办学等方式,鼓励城市重点中小学到农村建设“飞地校区”,探索“对口援校”模式。

一方面通过政协建言履职,另一方面,徐玖平还多次深入大凉山深处的老少边穷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和捐资助学活动,他发起成立的四川孔子教育基金会,自2010年以来共建立13个助学项目,举办40余起慈善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达上万人。该基金会实施的“四川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让100余名山区教师、校长们走进名校交流学习,把先进教学理念带回给山区孩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记得,看到彝区学生的朴实、勤奋和因为家庭贫困而单薄的身体,好几次,徐玖平眼里饱含热泪,他在调研座谈会上大声疾呼:“虽然贫困山区学生饿肚子、吃凉饭等现象基本消除,但学生用餐与学生发育情况仍落后城市。”“改善山区校园餐食,是一项合民心、惠民生、促健康、达小康的系统工程。”

借助媒体的力量,徐玖平发出“让每个山区孩子都享受到营养校餐”的呼吁,而“提高餐标,优化膳食结构;多方筹资,加大经费支持;统筹监管,保障两个安全”等细化的提案建议,也随之引起四川省政协及凉山州州委、州政府的关注。

在关心山区孩子吃饭问题的同时,徐玖平还发现,城市学校长期困窘于“外涨内不涨”的成本压力,衍生出菜品搭配单一、满意度低,制度执行不严、规范性差,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等问题。为此,他不吝发声:“城市校餐改进工程应提上议事日程!”并从标准、管理、主体三个层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希望能够通过逐层推进,实施校餐改进工程。

长期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感悟,让徐玖平逐渐得出一个认识: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为价值追求,才是对生命之精神价值最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履职全国政协委员,助力凉山脱贫攻坚,更是让徐玖平找到了做善事、做好事的新途径。

“做人要讲良心,良心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存在,就像人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一样,具有确切性,是不容怀疑的。”这是徐玖平常常挂在嘴边的行为准则,也是他对自己探索生命精神价值的小结。

在生命历程中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我们全院教职工都会唱。”四川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杨江说,自己刚到学院时,徐院长不仅在会上带头领唱,而且那段关于学习雷锋不单是当榜样,更要讲奉献的讲话,更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其实不止杨江,熟悉徐玖平的朋友都知道,雷锋,是他最推崇的人之一。“准确地说,是雷锋精神!”徐玖平特地进行了纠正。

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到今天已经54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从小就在学雷锋、做雷锋。每年两会时,刚好都要跨过3月5日学雷锋日。”谈及对雷锋精神的推崇,徐玖平引用别人讲过的一句话:“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通过社会风尚、精准扶贫、道德对标、文明纹理这四个维度,徐玖平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任何社会都要权衡“国”与“家”、“公”与“私”、“他”与“己”的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特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采访中,正巧遇到徐玖平同前来走访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师生座谈雷锋精神,他的大嗓门在会场响起:对于那些追求持久历史存在和广泛精神体验的人们来说,“雷锋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核心元素,不仅超越了历史环境和空间范围,更具有历史存在的持久性和精神体验的广泛性。”这就是说,雷锋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而谈及当今这个多元价值观和道德观交织碰撞的互联网时代,徐玖平则希望网络时代成长的“90后”们,多一些对善元素的坚守,“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学雷锋,学习他的善心、善行,学习他的善念、善举。”

看过徐玖平写的《雷锋精神的伦理学诠释》,从事理论工作的原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陈伟平很受启发:“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人们对良心的敬仰、对良知的推崇、对良能的拥戴。”文中的这些观点,在他看来,不再是将学雷锋仅仅停留在过去助人为乐这个简单层面。

“比如律己,提倡严以律己,谨以自省;比如利他,提倡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比如报效社会,提倡争做道德模范,这些观点都以积极、正面的榜样力量,引导广大群众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根基雄厚的崇德向善的人民力量。”陈伟平说。

徐玖平则告诉记者,自己对雷锋精神的论述,与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着高度契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我看来,雷锋一直活着。雷锋精神就是对生命教育最完美的实践,对雷锋精神的实践就是对生命教育的实践。”

(图片均由四川大学商学院提供)

编辑:位林惠

01 02 03

关键词:教育 扶贫 地震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