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胡鞍钢 杨竺松: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启示

2017年12月04日 15:29 | 作者:胡鞍钢 杨竺松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推进民生改善,全方位促进人的现代化。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始终坚持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继续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紧。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打响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发展中国家减少和消除贫困作出榜样。中国的现代化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之“道”: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方法论

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成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快速追赶,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具有科学的方法论。

形成能够团结全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之所以能够找到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只有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汇聚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从实际出发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习近平同志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时代巨变中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正确选择。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旦选择了正确道路,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不徘徊、不折腾,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勇于和善于推动自我革新,保持制度生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是通过改革,中国制度才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面貌才发生巨大变化。改革是创新工程,它对制度体系除弊兴利,使制度体系始终保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改革是系统工程,要有系统思维,遵循科学有序的路径推进改革;改革是长期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不同重点,但改革事业永无止境。

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互利共赢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中国的现代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使中国负责任、具备全球领导力的大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让世界分享中国的机遇,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使各国人民受益,使全人类受益。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现代化 中国启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