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王尚典:工作是一种态度 底线有多高质量就有多高

2017年12月04日 15:56 | 作者:王思雨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W020171124312731081538

王尚典正在制作工件。本人供图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然而,王尚典的人生轨迹却在2005年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是一次足以摧毁一个技术工人职业生涯的灾难。

在一次加工事故中,王尚典的右手拇指粉碎性断裂,被定为六级伤残,只能将左脚的第二个脚趾移植到手上。这次事故对于靠手吃饭的王尚典来说,影响很大。没有了灵巧的右手,连拿汤勺、筷子都很困难,更别说加工精美的工件了。

“我很害怕,怕自己今后的路就这么‘断’了,怕看师父和家人的眼神,更怕自己再也走不出去了。当时我的孩子才两个月大,我一直问自己,以后该如何把这个家撑起来……”对于王尚典而言,前方是一段未知的路,迷茫而又绝望,病床上的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当中。

“幸运的是,全世界都没有放弃我。”王尚典说。

受伤期间,公司的关怀、家人的照顾让王尚典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消沉下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想通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需要扛起来的还得扛起来!必须要拿出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再拖下去,不只我会垮,我的家也会垮掉。想要不再让那些关心我的人为我担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树立信心、重新站起来。”王尚典对记者说。

出院后,王尚典开始试着练习右手,从最基础的开始,即使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反复练习。

“由于神经和肌肉都是新接的,新手指像不是我的身体一样,动都动不了。”王尚典的首要任务就是慢慢训练手指的灵敏度。

“我举着右手,但很多时候只能死死地盯着手指,即便是憋得满头大汗,手指依然纹丝不动。”王尚典说。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在一复一日地坚持锻炼下,两个月后,王尚典终于能让受伤的手指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动了起来。此后,他便开始练习用筷子夹花生豆,从这盘夹到那盘,然后再夹回来。“每完成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成功。”王尚典说。

车间考虑到王尚典的身体状况,准备派他到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小的岗位,但是都被他拒绝了。“我不甘心就这样倒下,不去搏一次,我怕自己会后悔一辈子,即使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就是凭着这样的毅力与执着,王尚典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车工岗位。

W020171124312731362902

2017年,王尚典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先锋荣誉称号。本人供图

热忱以激励奋斗,奋斗以磨平高山

王尚典至今都记得重回车床边时的复杂心情,有因为信心不足而产生的忐忑,但更多的是顺利制作完成一件工件时的喜悦。

“我的手受伤了,但脑子没有受伤,我还大有可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重新投入工作的王尚典更加认真对待每一次生产任务,仔细研究每一个加工方案。

在这期间,他全程参与了公司特种垫片的攻关工作,设计整理了整套的特种垫片加工胎具的数据,针对大型工件设计制作出各种工装夹具,并总结出了多项工作经验与同事们分享。

其中,王尚典总结的快速调整高精度大型工件锥度误差的方法,解决了调整大型工件锥度误差耗时多的难题。这套方法在公司推广后,类似问题都得到了迅速解决,大量减少了调整时间,特别是在抢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工作是一种态度,底线有多高,质量就有多高。”这是王尚典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诠释。

2006年至今,王尚典已经连续四届被聘为中国石油车工技能专家。

2012年8月6日,经过了葫芦岛市和辽宁省的层层选拔,王尚典一路过关斩将,以省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战胜了国内众多行业高手,站在了车工冠军的领奖台上。

“师父不仅把精湛的技术教给了我,更把他那种为企业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岗精神教给了我,让我对车工充满热情,对企业心怀感恩。”十多年过去了,王尚典初心不变,将师父的教诲始终铭记于心。

工作期间,王尚典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名师带徒活动,先后与车间多名青年工人结成师徒对子,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师徒”称号,他的徒弟也多次获得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的优秀选手称号。

“我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全国大赛中,我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业界精英,他们的技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更要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为了中国制造2025撸起袖子加油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展望未来,王尚典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期许。

“生活中,家人一直以我为荣,儿子更是把我视为他的榜样,我也要用对待工作的热情对待家人,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王尚典说。(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思雨)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工作 态度 质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