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赵彦双 王远志: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

2017年12月08日 15:29 | 作者:赵彦双 王远志 |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同时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一历史使命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肩负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培养青年成才的重要基地。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精神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大学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必须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更好地促进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开发职业能力和提升创新创业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教育,要循序渐进和分类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新时代下教育思想特点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重点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努力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割裂来看,要有顶层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整体规划,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做到“分类指导”“科学化与精细化”。这就要求在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设计时,妥善的运用好“循序渐进”这个教育规律,以“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在不同时间段合理打造出适合各类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出思想引导以及行为引导,做好差异化价值引领,避免同质化倾向的出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教育,要更加注重教育引导的阶段性。在新生阶段,注重学生的适应性转换,尽快帮助其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在认知与熟悉的基础上激发其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指导性的引导学生探知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气质,帮助其打开探索职业生涯领域的大门,确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在中期,侧重于学生能力提升,要引导他们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树立专业信心。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举办“身边的榜样”或“就业先锋面对面”等活动,邀请优秀的校友回校做报告、访谈等活动,实施校友朋辈激励计划,引导大学生追求职业目标合理化,树立职业价值观念主流化,培养其乐观积极的职业态度。以外,还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要更加侧重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就业信息获取、网申、简历制作、求职面试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操作性强的技能,同时注重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时代的弄潮儿。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青年 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