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政协第7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要闻 要闻

“刘三姐”告急!

2017年12月09日 09:16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应20岁的‘刘三姐’形象,现在仍由32岁的演员在演。”来自广西的全国政协委员龙倩,在12月7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焦虑地提到了这则“刘三姐”告急的信息。

“刘三姐”的形象和歌声早已成为少数民族戏剧的象征。然而据龙倩介绍,广西戏剧院已经在各大中专院校撒网式宣传了三年,仍然招录不到一个形象、条件达标的“刘三姐”。这背后,实质存在着地方院团无法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院校缺乏培养不出来人,工资待遇低留不住人,政策受限引不进人。

“自治区、自治州基本没有为本民族戏剧培养人才的戏校。”侯露委员还列举了现有人才流失的现象。

事实上,不止“刘三姐”,创作人员也纷纷“告急”!

一台戏里,除了“刘三姐”,“还有很多如编剧、导演、音乐设计等主创人才大量缺乏。”在吴江委员看来,这种缺乏,更多反映在当今“少数民族戏剧元素成为大型综合晚会与地方标志性旅游商演的歌舞镶边与特色点缀”,以及“少数民族戏剧风格特征被同质化的流行样式,被异化成声光电喧嚣闹耳,歌舞乐堆砌雷同的晚会”。吴江认为,只有熟悉本剧种的“专家”型创作人才能够盘活自身的文化遗产存量,将少数民族戏剧引向特色发展的大好前途。观点相似的田青委员眼里,“盲目创新,声光电打造,话剧加唱”反映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真正自信的人才缺乏。

龙倩讲述了一个坚守的例子:“在广西德保县的一个业余剧团里,只有一个盲人编剧,负责新编的表演唱、小戏。”她认为这样的例子不是个例:“坚守固然难能可贵,但路越走越窄,最后撼动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

辩证地看,演出人才的缺乏,也反映了戏剧欣赏人才的缺失。对此,聂震宁委员特别提出“广义传承人”概念:“如果忽视民族戏剧教育,国家新一代的观众面对日益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容易迷失。”他建议通过戏剧进校园,让年青一代的观众接触戏剧甚至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带动戏剧的传播。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