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阙卫平:三十五年 没划错一道线

2017年12月13日 10:16 | 作者:银燕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绝活看点】从事冷作划线工作35年,阙卫平设计的下料方案,板材利用率达到了95%,年节约钢材30余吨。

1513107437799_1

冬日里,户外寒风呼啸,而在甘肃省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冷作车间里,工友们却干得热火朝天。兰石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高级技师阙卫平(见上图,资料照片)和他的团队正在作业。

穿上工作服,阙卫平跟徒弟两人走到“布料”两侧,拿着铁尺子仔细比划测量,少顷,留下了数条白线。

像是老裁缝的工作,不同的是,这“布料”,是一块有砖头厚、十几米长的特种钢板。

——“轰轰轰轰”,起重机械来回穿梭着。

——“滋滋滋滋”,一组工人焊着物件,火花四溅。

“下弯管是600毫米,减去229毫米……下弯管也是90度……”嘈杂的加工声,阙卫平充耳不闻,喃喃自语着下料计算中的数据。

兰石集团是我国集石油钻采、炼化、通用机械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高端能源装备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先后自主研发制造出国内第一台石油钻机、国内技术垄断的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3万吨多缸薄板成型液压机等高端领先产品。

这些“大国重器”是由石油、化工重型装备所需的特种钢材进行冷作划线后经过切割、组对、安装等复杂工序制成的。每一次切割,机械原件都需要人工划出切割和焊接线。

“你看到的是钢板,而他看到的是成品。图纸和工艺的要求是固定的,两个人划法可能不同,他划出来的线准确又经济。”兰石集团重装公司冷作放样工技师潘福泉说。

“把平面图纸体现到实物上,必须要经过准确的计算。比如,图纸上尺寸是3米,100毫米厚,你要计算好划多长,卷出来正好3米。这还不够,要考虑好工艺要求,尽管图纸有时会标注实物尺寸,但仍然要独立计算,再跟图纸核对,如果有误,能在生产第一道工序时就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阙卫平说,“误差要控制在0.5毫米之内。”

划多了,浪费;划少了,材料不够,卷不成产品,就失败了。进口钢板的价格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张,赶不上交货期,整个合同都可能损失,那就不只几十上百万元的损失了。

平面钢板划线尚且如此,曲面甚至球面划线呢?

2016年,阙卫平带领团队首次引入激光红外线辅助三维空间划线,克服了环境、重力等因素对划线精度的影响,成功解决了平面划线立体作业精度的难题。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用红外线仪给部件找圆心,通过计算,在曲面上准确划出直线。这改变了传统“放地样”的工法,在一些小型零部件的划线过程中,工时只需要原来的1/3。

多年来,阙卫平先后参与完成包括500余台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多项国家重大装备攻关型项目产品的生产制造任务,这些产品主体合格率达100%,为中国石化装备国产化、大型化做出了贡献,并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今天,尽管数控技术、红外线测量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但一把尺子,一根白线,一大厚本图纸仍是他不离身的“家伙”。他始终认为,决定产品精度的还是人。

“你划错过线吗?”记者问。“没有。”他说。

“你划了多少年?”“35年。”

“35年没有划错一道?”“对。”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阙卫平 划线 钢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