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苗侗之乡用非遗守住乡愁

2017年12月13日 14:05 | 作者:唐弋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绣娘们在刺绣中感受幸福与喜悦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可谓是多民族聚居地。11月28日,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从江第十四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在从江县銮里侗族风情园举行,在有“天籁之音”美称的侗族大歌的歌声中,黔东南地区的非遗传承和活化再一次走入人们视野。

侗族大歌的非遗活化

贵州省从江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县、中国侗族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香猪之乡、中国优质椪柑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贵州省长寿之乡。当地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以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为主,民族文化多元、多彩。

近年来,贵州省从江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启动非物质文化元素产业化平台建设,让非物质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活态传承。

侗族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有“天籁之音”的美称。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江县便是侗族大歌的孕育与流传之地,这里处处有歌,事事用歌。11月28日,贵州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近万名侗族同胞齐唱一首长3分多钟的侗族大歌引起轰动。这个节目的导演从江县民族艺术团团长陆永华告诉记者,3分钟的节目需要排练至少3天、数十场,既要纠正发音,又要将不同地域的语言统一,但毋庸置疑的是,侗族大歌十分震撼,无论是表演还是日常,都属于民族的瑰宝。

同时,侗族大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利用,侗族大歌成为了侗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高增乡的小黄村、高增村、岜扒村、占里村,谷坪乡的银潭村,往洞乡的增冲村等,无不借助侗族大歌成为旅游热点村寨,旅游业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小黄村为例,目前,村里有不同年龄段的民间歌队50多支,队员1000多人,分为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娃娃队和老年队。小黄村民在上海、长沙、贵阳、桂林、张家界、凯里等大中城市和著名旅游景点从事侗族大歌演唱表演的有540多人,每人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全村仅靠此项今年创收约2000万元,人均收入4260多元。

另外,从江加强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建立传承人基地、传习所,还通过一年一度的传歌节以及侗族大歌进校园等措施,使其在乡村旅游和文化输出中与市场对接,实现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

民族绣娘传承刺绣文化

唱着大歌绣着花似乎是苗侗人家及许多少数民族一直以来最质朴的生活状态,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传承了除侗族大歌之外的另一民间文化瑰宝——刺绣。在黔东南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从江县第二届“云上绣娘·百强巧手”刺绣大赛,在从江县岜沙旅游服务中心举行。来自从江县的19个乡镇民族各村寨的100名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绣娘能手齐聚一堂,飞针引线竞技手艺,向人们展现从江少数民族针尖上、指尖上的文化风采和魅力。

苗族刺绣文化经过无数民间传承者的辛勤培育,并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人伦礼俗、精神信仰的载体及力量,也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水族马尾绣在2006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从江县众多刺绣方法如侗族平绣、苗侗族剪纸破线绣、锁绣、侗族织锦(挑纱绣)中,高增放线绣极具代表性。高增放线绣是侗族地区仅存的一种古老刺绣方法,其刺绣针法类似于水族马尾绣,但花纹图案则比马尾绣要精致细腻。制作前需要用构皮纸剪出图案,并将图案粘贴于作品上,然后用破开的自然线缠于棉线上,反复用手提接成紧致,在其围绕剪纸图案的边缘上勾出图形,然后将纸图撕掉。图形勾出后用两根绣花针,一根用于绞线打籽,另一根做固定,在图案内绣上一颗颗“句号”一样的花纹。这种绣法又与苗族打籽绣相似,但针法不同。高增放线绣虽没其他绣法棱角分明、清晰,却更显精美、华丽,它犹如绘画一样,具有与众不同的抽象美。

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是远近闻名的苗族刺绣村,当地绣娘们在传承传统苗族刺绣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将传统苗绣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让苗族刺绣融入创造性和流行性,受到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妇女从事民族手工刺绣,以指尖创增收、用巧手促脱贫,引进电脑设计开发和机械加工工艺,使手工刺绣业从零散的小作坊生产逐步走上组织化规模化的轨道,已经初步形成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链。(唐弋)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侗族 大歌 刺绣 传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