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对慢择业现象静观其慢又何妨

2017年12月14日 14:45 | 作者:武西奇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记者在近一个月的校园招聘会走访调查中发现,相比80后、90后毕业生,95后毕业生求职紧迫度明显降低,一部分毕业生呈现出“慢择业”现象。(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前几年,学生挤破头皮递简历、心急火燎找单位,已成了招聘会的独特风景。现如今,95后大学生大都表现的很淡定。这种反常的变化,就连一些大型国企也感受强烈。其中,一家大型国企招聘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校招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学生的求职意向逐年降低,学生择业往往不是特别着急。

一些学生明明握有录用通知,但并不急着签约,不仅让招聘的企业很头疼,而且让吃瓜群众难以理解。于是,网上便出现了一些拍砖声,诸如逃避社会竞争,不就业等于啃老族,不工作就是没有责任感等等。尽管这些批评未必带有恶意,但笔者觉得,对大学生“慢择业”现象先不要急于下结论,不妨静观其慢。

据一份201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选择毕业后暂时“失业”的大学生,其所占比例为26.5%。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语境下,这一比例还不足已引发用工荒,反倒可以缓解就业上的压力。何况,他们作出毕业不就业的决定,应该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既然学生及其父母都不着急,外人就更没有必要去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关键在于,大学生不忙着步入职场,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认为这些年轻人意志消沉、安于啃老、不负责任。事实上,他们慢择业都有正当的理由。有的想寻找更好机会,有的想规划发展方向,有的想自己创业,有的想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有的想做个自由职业人,总之各有各的打算。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慢慢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未尝不是件好事。

社会在不停地发展,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95后的大学生找工作,已经不再满足于养家糊口。由于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他们关注的是,这个岗位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否契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否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否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由此可见,“慢择业“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对这些就业不将就的年轻人,理应少一点责难多一点包容。

当然,慢择业不能无限期的慢下去,必须要尽快进入规划状态。休整一年半载无可厚非,但要记住一点,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享受的。否则,漫无目的消耗时间,一旦发展成为懒就业、怕就业,必将为虚度光阴而悔恨,必将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择业 现象 静观 何妨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