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云 胡金木: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2017年12月14日 15:00 | 作者:王云 胡金木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回归于现实生活

日常生活是学生价值观念的表现场,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基于学生现实的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离开了日常生活,爱国主义教育就会陷入知识化、碎片化、简单化的境遇之中。

在现实教育中,为了爱国主义精神“入脑”,一部分学校的教育方式是张贴与背诵有关爱国精神的条目与名言。这样一来,“入脑”的效果确实达到了,但学生却没有动情而“入心”。之所以不能“入心”,是因为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境遇与独特的价值体验,忽视了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的生活根基。这种去生活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的是“知识化”的爱国原则、规范的记忆,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化为从符号到符号的价值陈述。

回归生活是防止爱国主义教育去生活化、知识化的一剂良方。从本体角度上说,生活世界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生成具有奠基性的本体意义,没有脱离生活的爱国主义精神。若是从方法角度上说,联系日常生活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手段,任何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生活的滋养与锻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在于使人的心灵中有一个生活内容丰富的、绚丽和难忘的童年,使家乡的景物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倡导爱国主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既不否认价值认知的重要性,也不忽视日常生活的复杂性。首先,在正确国家认知的基础上,要把日常生活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在真实生活中感知、体验、协商、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把学生的认知要素、情感体验与行为统一起来,而不再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其次,回归日常生活但不能迷失于现实生活,不能忘记了价值的引领作用。

浸润于日常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现有的德育课程、主题班会活动、社团活动等专门方式进行,而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价值渗透,或者在校风、教风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进行。这两种方式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某一点。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实际而孤立进行。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只有深层次融入学校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与资源,正如杜威所言,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

学校教育中,更应该注意到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体的,是嵌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不能脱离现有的学校教育而孤立存在。教师需要克服一种把爱国主义教育孤立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之外,单独开展的倾向。把爱国主义教育从学校教育中孤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题化、专门化的工作,看似是重视,其实是削弱。爱国主义教育若要做到深层融入学校教育,浸润于学校的日常之事,则需要关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蕴藏在教育之中。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渗透于日常教育之中,把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间接的学科教学渗透以及校园文化熏陶融合在一起,不必刻意为之。其次,所有教师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不能仅仅关注到德育教师与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再其次,学校生活中彰显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会深刻地影响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校价值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价值观念。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黄大年 爱国主义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