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熊丙奇:“慢就业”何以变“不就业”、“懒就业”?

2017年12月14日 15:07 | 作者:熊丙奇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今年大学毕业生预计将有82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部分大学毕业生以“慢就业”为由,“不就业”或者“懒就业”,实质是逃避就业。

W020170818323464047305

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要求高校淡化初次就业率,关注学生中长期就业。

在笔者看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有部分消极应对就业者,这和大学毕业生主动调整择业节奏,不急于“择业”,而希望“更高质量”地就业,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慢就业”多少还有些不适应,于是对于“慢就业”,质疑者多于赞成者。引导社会转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评价,需要我国大学改变传统的就业工作思路和方法,这就是取消初次就业率,关注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并围绕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来进行大学教学以及就业服务工作。

为促进各高校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每所高校统计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并把初次就业率作为重要的考核高校就业工作的指标。高校就业工作特别重视初次就业率,为此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多年前高校就喊出“先就业,后择业”,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要太“挑挑拣拣”,先有一份职业再说,这确实可以提高初次就业率。可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工作不久,就想着跳槽,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选择跳槽的大学毕业生达到30%,被称为“早跳族”。对于“早跳族”,用人单位颇为不满,觉得他们缺乏稳定性,与大学倡导“先就业,再择业”不无关系。

另外,为提高初次就业率,不少大学还把大学毕业这一年作为“就业年”,教育教学为毕业生实习、赶招聘会场子让路,这导致大学教育缩水,甚至还有大学为提高就业率,弄虚作假,有的大学生则“被就业”。从大学毕业生的长远发展看,统计初次就业率,助长了就业的急功近利,不利于大学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要求高校淡化初次就业率,关注学生中长期就业。一方面,在已有部分同学主动选择“慢就业”的情况下,强调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要求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并非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追求的还是学校的就业政绩。这不符合大学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慢就业”,大学将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在校阶段延长到毕业之后,这是做好大学毕业生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大学重视毕业生毕业三到五年的就业时,学校就会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只想着他们大学毕业时的就业。与此同时,大学将真正重视校友的力量,把就业指导服务延伸到毕业之后。这也是发达国家大学普遍的做法。学校关注学生就业,但不重视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而关注毕业生毕业三到五年后的职业发展,以及校友取得的事业成功。

当然,“慢就业”会变为我国部分高校推卸就业服务责任的理由,既不关注初次就业率,也不关注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根据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办学追求看,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因此,不少舆论不支持“慢就业”,认为这是大学生怕就业,以及大学故意“撂挑子”。回应社会舆论的关切,需要教育部门和大学有切实作为。

首先,我国各地教育部门,有必要结合每年大学毕业生规模超800万、高等教育将普及化的现实,取消统计初次就业率,调整为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跟踪、统计大学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率。评价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的质量,而不只关注就业的数量。

其次,我国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增加就业指导服务专职教师数量,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我国教育部一再要求大学要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但总体而言,全面、系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校并不多,大学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还主要是面向就业政策宣讲和毕业季的就业信息发布,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慢就业”说到底是个性化就业,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要让“慢就业”不变为“不就业”或者“懒就业”,关键就在于个性化就业指导。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慢就业 不就业 毕业生 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