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修福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履行参政党职能

2017年12月18日 13:49 | 作者:修福金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履行参政党职能 

□民革中央副主席 修福金

 

1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是中国历史传承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民革中央高度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近年来,围绕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进校园等议题,民革组织开展了大量调研,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工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革中央还提交了《关于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建议》等提案,旨在促进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此外,民革还吸收发展了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从事文化工作的民革党员,他们或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营养,借助传统文艺形式、传统文化题材,积极投身于文艺创作,产生了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作品;或是一直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并立足本职建言献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出民革声音、贡献民革方案。

今天,历史文化长篇小说《柴荣大帝》举行图书捐赠仪式,很有意义。这部小说的作者——民革党员朱乐天,我之前就认识。以前知道他既是一位事业有成、经营有方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致力育人、热心公益的教育工作者;这次又多了一个热爱传统文化,投身文学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身份,着实令人欣喜,也让人敬佩。这部小说讲述了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后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一生,体现了传统文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些精神品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底蕴深厚、涵养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是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当代价值的有效手段,也是《柴荣大帝》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鲜明特色。

今天的座谈会上,大家将就如何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各抒己见,借此机会,我也就这一议题,从民革工作的角度提出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民革组织和广大民革党员中的文化工作者,要以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无论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还是从事其他领域的文化工作,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二是坚定履行参政党职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履行参政党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职能,为更充分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建言献策、奔走呼号,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创新发展。

三是立足中国现实,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没有一种文化是僵化不变的,优秀的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把握传统性,更要注重时代性,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民主党派中有不少成员从事文化工作和文艺创作。人民是否满意,是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扎根于人民,取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创作出经得起人民和时代检验的时代作品,为这个时代贡献更好的精神食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时代更加呼唤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也在呼唤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希望大家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认真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坚持“四个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优秀 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