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氢能产业或将迎来爆发期

2017年12月22日 12:2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前,第六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国际氢能产业峰会在澳门召开。与会专家认为,氢能早已过了“概念性”的阶段,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内,氢能产业会进入一个爆发期。

C2017-12-21zx701_P_1_396_390_1055_729

       2050年全球氢能市场规模将突破8亿元

在全球能源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被视作人类“终极能源”的氢能如今备受青睐。

“氢能可以在多种方面利用,比如制成新的燃料,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等。还有不管氢能如何利用,最后都会变成水,在生命周期里不会留下污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IAHE)副主席毛宗强在峰会上表示。

资料显示,氢是一种来源广泛且无污染的能源载体,它可以由电力和水转化而来,也可以由化石能源转化或者裂解而来,使用方式多元,可以用于燃料电池技术发电,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比电力易储存。

“在应用方面,除航天、消费电子,最主要的标志性应用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而且因行驶里程长、加氢速度快以及驾乘舒适性、操控习惯和燃油车完全一样,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曾表示。

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徐文浩在峰会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氢能市场规模突破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7%。

麦肯锡也曾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到2050年氢能将创造3000万就业岗位,减少6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氢能汽车将占到全球的车辆的20%到25%,并承担18%以上的能源需求,主导脱碳社会,作为终极环保的未来能源,氢能将成为解决全球能源不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的方案。

据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项目与技术办公室主任萨蒂亚帕尔女士介绍,世界氢能委员会提出,到2050年,世界环境20%的二氧化碳的减排要靠氢气来完成。

“日本提出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2005年的一半。为达到这个目标,日本推出了21项技术,很多都与氢能有关,比如燃料电池车、家用电站以及CCS和碳捕捉发电等,很多技术在长远上都是发展氢能。”萨蒂亚帕尔说。

不仅日本制定了氢能源社会的路线图,欧盟也推出了欧洲能源燃料电池和氢能源计划,韩国正在实施绿色氢城市示范,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扶持和推进的战略产业。

各地抢占氢产业商机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2015年产氢量超过了2200万吨,占世界产氢量的34%。”毛宗强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全面发展。

近年来,为鼓励氢能产业发展,我国政府连续出台各项产业政策。

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要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

同时,工信部委托汽车协会于2016年10月发布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氢能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氢能基础设施》的蓝皮书,对我国氢能的分布、生产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测算,到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产量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据衣宝廉估计,未来氢能源汽车将三分天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其中的三分之一。

在政策带动下,各地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发展。2017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于2025年建成50座加氢站,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中国葛洲坝集团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在共享经济与清洁能源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公司总经理卢志勇说:“公司智慧能源业务板块2017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2亿元。与中科院共同建设了储氢示范性项目,从2017年12月开始正式宣布进入氢能行业。”

据报道,江苏如皋从2010年开始,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十三五”期间将构建“产业、资本、技术、服务、实践”为一体的氢能产业载体体系,全力推进氢能小镇建设,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示范。

基础设施必不可少

尽管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专家表示,无序竞争、加氢站发展缓慢、成本高、缺乏核心技术等都制约着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议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毛宗强认为,“我国应统筹规划氢能,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氢能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另外应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企业的合作,推动氢能的全球化进程。”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氢能公司亚洲区高级业务拓展经理赵英朋认为,在政府的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包括技术标准的组织出台,以及制定国家规划,加大中央的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土地的支持,以及改善审批环节。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焕恩认为,氢能源产业链很长,要靠全行业相互支持,才能跨过这个死亡之谷。应健全加氢站建设的国家标准,形成共识。“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徐焕恩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源环境处项目主任张卫东显然认为推动技术的进步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来说更重要,他表示,要加强氢能技术的开发,并推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学习技术,来共同推动全球的技术发展。

编辑:曾珂

关键词:氢能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