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2018年01月03日 10:53 | 作者:李东标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提出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要教育先行,是因为乡村发展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对乡村来说,学校既承载着知识传播、灵魂塑造等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所以,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QQ截图20180103105122

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学校师资、生源流失现象,一些师资队伍弱、教学质量低、生源稀少的乡村学校被撤并,尤其是在西部偏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撤并幅度也最大,造成了学生上学难、教育成本增加、辍学等一系列问题,这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也成为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

面对乡村教育的短板,当务之急是要下大力气、用真功夫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普遍性问题,着力改变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状况,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此,要夯实乡村教育的根基,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持续加大乡村教育投入。无论是解决上学难问题,还是解决乡村教育师资薄弱问题,都需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重点加大向农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力度。要不断强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仅让农村孩子“有学上”,还要努力让他们“上好学”。

建设素质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师的坚守和教师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发展难以为继。要不断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为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让乡村教师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引入多方资源为乡村教育增添新活力。乡村教育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公办学校,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办好民办学校,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热心农村教育的人参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满足农民对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同时,不断推进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为乡村教育增添更多“源头活水”。

乡村美,中国才能美;乡村强,教育必须强。用心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乡村 教育 农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