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冰花男孩”折射出留守的酸楚与公平的痛点

2018年01月11日 15:14 | 作者:冷桥勋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9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冰花男孩”顶着一头风霜站在教室里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男孩衣衫有些单薄,头发、眉毛、睫毛全部冻出冰花,脸蛋也冻得通红,让人看着心疼。目前,社会及媒体对“冰花男孩”的关注仍在扩大。社会各界在怜爱“冰花男孩”的同时,也在发起定向捐赠活动,以期让“冰花男孩”先暖起来。

事实上,在贫困乡村“冰花男孩”又何止这一个?通过精准帮扶,让网传的“冰花男孩”暖起来,我们就能心安了?客观地说,“冰花男孩”只是留守儿童酸楚现状的“冰山一角”。一方面,“冰花男孩”的照片唤起了很多中年人的儿时记忆,另一方面,“冰花男孩”的出现显然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也是现代社会教育公平的痛点所在。透过网传的“冰花男孩”系列照片,我们既看到了乡村小学教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也看到了乡村留守儿童的可怜无助,同时还看到了教育公平之路的漫长久远。

首先,应该充分肯定近年来乡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我出生在江西农村,小学一年级在自然村就读,上课情景正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所描述的,一个民办教师同时教一、二年级,既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体育。当时,教室、桌椅也都很破旧。即使二年级后到了行政村和乡中心小学就读,其教学条件虽得到一些改善,与现在网传“冰花男孩”系列照片中的“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也说明,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乡村小学基本设施和办学条件已有明显改善,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享受的教育资源也较从前更丰富、更优越。

其次,应该承认乡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现象,问题仍很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大部分乡村发生了巨变,经济发展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随着我国乡村公路的“村村通”,交通方便了,父母送小孩上学也方便了。乡村儿童一般不用像我们儿时自己步行上学,而是普遍由父母开车或骑车接送上学。当然,也有一些乡村,青壮年都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打工,村里只留下老弱妇幼,也就产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父母呵护,学习上缺少父母的指导,心理上更需要给予多一些的关爱。这就要求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来积极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群体,更好地解决这个群体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最后,应该深刻认识教育公平之路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教育发展“不平衡”来看,既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更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办学硬件的不均衡,师资和质量的不均衡才是根本所在。

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紧盯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宗旨,重点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资源欠缺、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推进教育均衡的力度,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冰花男孩 教育 乡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