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 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2018年01月12日 13:22 | 作者:位林惠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2电(记者 位林惠)“文化科技融合所蕴含的思想、理念、知识、制度等要素形成的新发展动力,是海淀最具特色和标志性意义、最有潜力可挖的比较优势,是构成海淀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月10日上午,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戴彬彬在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海淀区域创新发展的硬支撑。

“过去一年,海淀区GDP总值达5800亿元,约等于一个西部省份的年生产总值。”10日下午,海淀区政协委员、区新闻中心主任王言敏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分组会议上如是说。“海淀区经济实力在全市16区居首位,科技实力在全市遥遥领先,对本区的支撑作用超过半壁江山。”然而,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显性文化标志不突出成为区域文化建设所需考虑的难题。

_V5A3080_副本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现场 王洪泽/摄

难题:丰厚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海淀区高校、科研院所林立,聚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深厚的学风构成了海淀区内敛、睿智的区域文化特性,与朝阳区时尚多元的文化特性形成鲜明对比。“海淀自1952年立区时就定位为文教大区,建区之时就把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八大学院集中起来,由此奠定海淀文化大区的基础。”王言敏委员从历史角度谈及海淀区应加强文化建设的缘由,与此同时,他也指出,海淀区虽为文化大区,但文化认同感较低,区域内显性文化标志较少,未形成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与文化标识。

除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海淀区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科技园区的推进,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或是被埋没,或是永远的消失。“青龙桥镇、海淀镇、清河镇这历史三大镇,自明朝开始就有,自从搞科学城后就消失了。”王锋委员遗憾的说到。

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同样感到惋惜:“海淀区文化底蕴深厚,聚集了一大批影视人才,北影厂、八一厂、中影集团、中央电视台总部、北京电影学院等全部坐落于此,文化基础很好,但却没有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

微信图片_20180112121145_副本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 位林惠/摄

破题: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多维度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一个持久性工程,也是一个多元立体的工程,海淀区所提出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理念是立足文化科技资源禀赋基础上的新方位、新动力、新形态指导纲领。推进海淀区文化建设,可结合自身科技优势,从文化宣传、文化品位打造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着手。

文化宣传方面,科普作为连接科技和文化的桥梁,一直发挥独特作用,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既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也是加强科学教育,增加文化自信的需要。为此,冼海珍委员建议,提高科技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建设,降低群众踏入科技馆的门槛。同时增加中关村科学城科普品牌,建立科普平台,在软硬件的投入中实现科普宣传。

微信图片_20180112121136_副本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 位林惠/摄

与朝阳区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品位相比,海淀区在文化品位打造上需要更加注重强调自身的人文内涵。孙孝材委员表示,与打造中关村创业大街一样,可打造中关村文化艺术一条街,形成具有国际文化符号的雕塑群,从而形成含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关村图腾”。焦宏奋委员说:“海淀区文艺团体较多,整合有效资源,在音乐厅、图书馆、高校礼堂等地做文艺演出,从而提高区域人文气息。”

曾被称为“文化之海,艺术之淀”的海淀区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区拥有许多历史文化记忆,对此,王锋委员建议,按照此次首都整体规划,保护利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王丽娟委员进一步提出,鉴于海淀区拥有区级非遗项目113项,建议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做非遗路线,做好海淀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文化 科技 海淀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