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单霁翔:重启宫门

2018年01月23日 08:59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单霁翔简介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f89647ac8fe449ab_600_9999

单霁翔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他说没想到自己会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来工作。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以接地气、望天空。大概起初就像某种移情,慢慢地,了解得越来越多,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与某个历史瞬间、历史故事对接,感情就再也无法拔出。

2017年的最后一天,从紫禁城西北角出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带领负责开放管理工作的约700名职工,对故宫开放区域进行了这一年最后一次清场封门检查。期间,单霁翔被不少游客认出,争抢着合影留念。他一如往常,温和淡然。

随着闭馆音乐响起,游人渐渐散去,一道道宫门缓缓合上,单霁翔和他的故宫就此为2017画下一个圆满的年终句点。

十几个小时后,迎着2018年的第一轮朝阳,寒风中,这位故宫当家人现身午门,如往常一样,亲自迎接紫禁城新一年的第一批访客。一个个满怀新奇的面孔穿梭而过,单霁翔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眼神坚毅执着。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墙外是千年历史打磨的繁华和69年共和国心脏的炫彩,宫内是600年的历史沧桑和皇家威严。

故宫,在他手里变了模样

故宫,东方皇家建筑巅峰。一条中轴线纵贯。金色琉璃瓦顶下、朱红高墙内,圈住的是有形的宫阙亭台,播散的是无形的历史氤氲。

90多年前,神秘的紫禁城第一次以博物院身份向世界敞开大门。当天到底有多少人来参观,早就无从考察,只有史料记载,当日闭馆后工作人员捡了一大筐观众挤丢的鞋。

2012年,单霁翔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时,故宫正深陷泥潭。之前发生的“十重门”让故宫博物院的声誉跌至谷底。其时,58岁的单霁翔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到故宫博物院的前几个月,单霁翔成了故宫人口中“行走的院长”,他遍访各个部门,登门求教于院内的老专家学者,走遍了传说中“紫禁城9999间半的房舍”。

在秘书周高亮的记忆中,每天进宫后和院长汇合,俩人从神武门西边院长办公室出发,向西沿着紫禁城红墙绕一圈,每天这4公里巡查风雨无阻。从小长在北京四合院的单霁翔在这样的行走中,摸清了世界上最大四合院的现状。

“不夸张地说,近600年来,只有我和高亮走遍了紫禁城里所有的房子。”说得轻松,单霁翔却利用这行走的5个月,完成了一篇名为“平安故宫工程”的报告。除了摸清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如何开展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中还涉及保护180万余件故宫藏品的安全,以及每年约1500万中外观众的安全。

接下来几年,随着“平安故宫“工程的稳步推进,紫禁城变了模样。

600年的故宫也应该有未来。到任之始,单霁翔便坚定一个信念:首先要善待故宫本身,让这座宝库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故宫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为了让故宫从历史中走来,再健康地走向未来,鉴于故宫博物院每天参观人数规模特别庞大的现实情况,为了让紫禁城的珍宝不至于从早到晚接受参观,改善疲惫不堪的现况,故宫博物院开始实行每周一全天闭馆的“休息”;为了保护历史信息,故宫开展了更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使原开放面积只占总面积30%的故宫通过修缮达到将近80%的开放面积;为了使环境得到综合整治,所有办公地点不再占用古建,同时加强文物建筑日常维修,对周边环境控制以及地下库房改建,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文物藏品防震以及观众参观安全等等。

“一个烟头也管,一个井盖也管,一块墙皮也管。”到故宫后,单霁翔事必躬亲。同事们埋怨他管得太细。他轻松笑笑:“把一件一件小事做好,就能看出大的变化。”

禁烟、禁垃圾、禁草,拆“违建”,几年下来,紫禁城变了模样。

有人评价单霁翔管理故宫的理念为“让观众有尊严,让故宫有尊严”。为前者,他做了很多润物无声的工作,为后者,单霁翔也整出了大动静,甚至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外交惯例。

在2013年4月之前,来故宫参观的外宾都可以乘车直入午门,一直开到参观地点。但单霁翔早就认为,这个特权应该取消,外宾也应当在故宫门前下车,和所有参观者一样步行入内。

法国总统奥朗德来故宫的那天,午门在礼宾车队抵达时关上了,单霁翔在午门外候着,引导着奥朗德一行步行入内。从这天后,午门再也没有出现过车队长驱直入的景象。

单霁翔觉得,这是对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尊重。“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今天都是开放单位,但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故宫为普通观众打开了越来越多尘封已久的宫门,但面对外宾想要驶入午门的礼宾车,单霁翔却坚持关上大门。坚持背后的道理非常简单,“无论你是谁,都该对这些人类文化宝藏保持一颗应有的敬畏心,尊重文物,就是尊重文化本身。”

在单霁翔的坚持下,文物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尊严。

何谓尊严?词典解释为庄严而有威严,使人敬畏,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身份。

说是还故宫文物以尊严,实际上是将尊严拱手奉还给来故宫参观的观众,奉还给那久远却依旧万分厚重的历史,让人们更尊重历史,让历史更尊重事实,让这个世界更加真实可感。

一心守护,敬畏传承

实现网上售票;曾经深埋在仓库里的诸多文物被修复并被搬上展厅;故宫表情包、故宫APP等一系列故宫文化产品的出现……

最近几年,宫门大开的紫禁城以愈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开放带来的影响,不亚于1925年故宫博物院甫一成立,寻常百姓踏入皇城时造成的冲击。

总是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实际更像是这座古老宫殿的守护者。言谈间,关于故宫的时间精确到日,文物统计细致到个位数,不假思索,自然流淌。

“博物馆应该是有温度的。”单霁翔希望那些富有内涵的文物,能被更多人以走心的方式看到,只有这样,文化的深层价值才能传播得更远。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去了解并喜爱它,单霁翔投入到故宫学院、故宫研究院、故宫知识讲堂中。他在向公众推广宣传故宫的同时,不忘将故宫自身打造为文化、学术平台。故宫研究院下设一室二十所,含研究室、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明清宫廷历史档案研究所等,另有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院涵盖了器物、书画、戏曲、法治、历史、考古、工艺、园林、技法等学术领域。汇集国内外众多故宫学的专家学者,基于故宫丰富的院藏,开展研究并出版相关成果。

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对单霁翔来说,更是义不容辞。在他的精心治理之下,故宫一扫原来的管理混乱阴霾,守护文物的匠人们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工作。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突破了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维度:文物有温度和灵魂。

单霁翔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他说没想到自己会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来工作。四合院里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以接地气、望天空。大概起初就像某种移情,慢慢地,了解得越来越多,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与某个历史瞬间、历史故事对接,感情就再也无法拔出。每早8点,他都要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我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

单霁翔带领着故宫人用心呵护着紫禁城,古殿、绿草、朱墙、黄瓦不动声色地诉说着改变。在与现代人共生共长的过程中,故宫这个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快600岁的紫禁城愈发神采奕奕。

其实,对故宫每一间屋、每一寸土的深情,并不是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后才放上心头的。

单霁翔曾教过中国建筑史,故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自然是他关注的课题。

“1989年,我儿子5岁。那会儿我的爱人在外国上学,平时由岳父母照看小孩,一到星期天,孩子归我管。他问上哪儿啊?我说带你玩去,看皇帝住的地方,就把他带到故宫。第二个星期天,又带他去。等到第三个星期天,他已经不怎么乐意来了。一连5个星期天,我都是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把故宫的很多细节都拍了,仔细研究。”单霁翔说。

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曾主持故宫筒子河保护与整治工作。这一度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整治工程。2001年至2002年,在担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期间,他主持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项目,这些项目与紫禁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要把那些恢弘的皇家古建当成一本书去阅读,而不是当成一个景点去参观。”单霁翔曾这样寄语年轻人。

很多时候,单霁翔更像是故宫文化的推介大使,他经常一天要做两三场演讲,向社会传播故宫文化。在这些演讲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要让故宫以及文化遗产更有尊严。

“故宫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懂得其价值的观众之多寡。”单霁翔和其他故宫人正在做的,就是一点一点褪去这座瑰丽辉煌宫殿神秘的面纱,用庄严、博大的文化去滋养公众心灵。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单霁翔 故宫 保护 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