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信息化走向智能化 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进化论

2018年01月23日 14:44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展开了不少探索,上海图书馆便是全国最早试水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一。今年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后,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怎样的发展指引,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回溯上图探索路上遇到的障碍与瓶颈,收获的经验与取得的成就,为的是更能读懂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编 者

数字化的昨天:提升了便利性,但遭遇数字阅读的挑战

说起数字化与图书馆的关系,人们形成的印象,就是挑战大于机遇。但其实,图书馆的数字化应用,早在数字化阅读兴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图书馆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应对的水平,在目前整个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相对是处在前列的。”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坦言,之所以人们会有不同的观感,主要还是因为“承受的压力不一样,对这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期待与要求更高。”

1996年上图新馆开放,在全国首批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在电脑还是稀罕物件的时候,读者来到上图,已可以使用计算机检索书目借阅了。2000年开始,上海图书馆又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一卡通”借阅系统,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一张IC卡,让纸质书的借还在上海这座城市互联互通起来,人可以走进所有图书馆,书也可以还到任何图书馆。”陈超介绍。

便利性的提升,带来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倍增。10余年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流通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流通量超过6555万册次。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图书馆行业是我国最早享受到数字化红利的行业之一,并不为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阅读新载体纷纷涌现,大多是电子产品;各种阅读新样态更迭频繁,大多为数字呈现。公共图书馆,似乎正离读者越来越远。2017年,上海图书馆系统总流通量数据首次出现微跌,下降了10余万册次。对这个变化,陈超并不吃惊,“很大程度还是数字阅读带来的冲击。最近5年,上海的成人‘一卡通’流通量一直在负增长,之前整个数据没跌,是因为在校青少年的流通量一直很高,拉高了数据。”

顺应阅读方式的变化、离读者近些再近些,公共图书馆发展必须直面数字化的考卷。如今,多数国外图书馆都建成了数字内容管理平台,方便用户利用。而目前在中国,这一块正是如今图书馆行业的短板之一。

数字化的今天:资源海量,但整个数字出版呈现碎片化业态

说起图书馆的数字化,读者很容易想象的一个画面是:不用跑到图书馆,通过如今已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海量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相当理想而诱人的画面。这要求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探索,将不再囿于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块,而是进一步展开数字资源的加工与传播,为公众提供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图文查询等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实现馆藏数据与数字化载体内容之间的链接,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然而,这种变革,至今并没有真正出现。

不是没有努力。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中文家谱原件的上海图书馆,就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2016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公众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可以进行6000多种家谱的全文浏览和检索。

客观来看,以开放的姿态将馆藏资源充分进行数字化输出,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但若想将外部数字资源整合接入图书馆,就很难了。

“整个数字出版业态还是碎片化的,没有统一而完整的各方利益保障平台。”陈超说,“没有一个厂商愿意把自己最有价值的版权资源打开来,提供面向读者的远程服务。他会限制你只能打开多少次,只能在固定的端口。非要买远程服务,那就是天价。”

这也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很难采购到市场热销、读者喜爱的数字内容。即便采购到,也难以提供远程服务。“上海图书馆每年的采购资金1.3亿,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其中30%—40%用于数字资源,投入的资金是足够的。”陈超感慨,“但花了钱,读者体验还不好。”

比如,上图很早就开始试水电子书,但几乎所有厂商都把阅读资源绑定在自己平台上,读者得先借阅读器,不同厂商还要主推自己的阅读器……“担心盗版影响纸质书销售,没有出版社愿意提供裸数据,于是都建自己的小平台。图书馆没办法整合,一个个信息烟囱高高林立。”陈超坦言。“数字阅读要做好,光靠公共图书馆单兵突进是不行的,市场规律摆在那里。”

数字化的明天:尊重规律、用好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怎么理解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意义?或许,应该换个思路来看。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明确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认为,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而言,更为现实的意义还是在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推广阅读,拓宽服务范围,覆盖更多人群。“公共图书馆法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要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化能够帮助图书馆的,更重要的在这一点。”金武刚说。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范并思认为,作为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更应该强调的是保障更多公民使用数字资源的权利,并努力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数字化时代发展,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鉴别分析泛滥的信息,这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应该更多关注的事情。”

“在数字化刚刚兴起时,我们的确很着急,希望自己赶快跟上去,要为读者改变。”陈超说,“但是现在,我们的想法更务实了,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了解市场,让市场为我所用,用好市场中已有的资源,而不是单打独斗。”

现在,上海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开辟市民数字阅读网站的微阅读频道,每周为市民更新7本适合手机阅读的优质电子书。

微阅读频道还将定期进行阅读分享、线上读书会、线下实践等互动活动。而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图书查询功能早在2015年就已在微信和支付宝平台上线,广受欢迎。

“这一轮数字化,一定会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图书馆一定要把准这一方向。”在陈超看来,人类的信息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发明后,一开始是没有电网的,要造发电厂。信息化也是这样,原来自己买服务器,现在是数据云——人类就是这么进步的。”(记者 曹玲娟)


编辑:杨岚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化 数字 公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