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吕文清:教学贵在谋“道”

2018年01月24日 15:34 | 作者:吕文清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作者: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原负责人 吕文清

笔者一位同事的孩子就读于某知名小学,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做了一道多项选择题:读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问这首诗是写()的?四个选项是:A写白天的、B写夜晚的,C写月亮的,D写思乡的。这个孩子选了BCD,而标准答案是BD。孩子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而老师也没讲明白,孩子只好死记答案了。

家长问我对此怎么看,我当时提出三点看法:其一,这个题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有点难;其二,这个问题立意不错,但呈现方式不好;其三,教师不做进一步的讲解和引导,会导致部分学生陷入“迷思”,出现思维偏差。归根结底,这个教学活动的最大败笔在于没有谋“道”。

那么,从“道”的层面该怎么看这道题呢?

首先,从课程的角度,要看这个内容是否具有价值,要让孩子学什么,是否适切。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估计设计者是想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对这首诗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层“解码”。应该说,让学生分析“写月亮”和“写思乡”间的逻辑关系是很有价值的,这首诗写的内容是一年级学生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他们有相关经验和认知基础。但是,为什么写月亮是为了写思乡?为什么看到月亮就想到家?这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是个挑战和“堵点”。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还不懂“月亮”跟“思乡”有什么关系,题目设计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用多项选择的形式,以“提取信息”的技术点来考查孩子“信息加工、解释”能力,这是一种思维错位,把“道”和“术”混淆了。如果改成问“诗人为什么望见月亮就开始思念故乡啦?”这样激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索,即使一时探索不出来,也可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个可生长的问题,今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相关情境,就可能联想到这个问题。这就比较接近教学之“道”了。

其次,从教学的角度,要看这个问题怎么处理,要搞清楚学生可能的困惑点及其原因,学生已经理解了该怎么处理,学生不理解该怎么处理,讲解到什么程度,教师应该有应对策略。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教师没有做进一步处理,也许他不认为这是个关键问题,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讲这么深,也可能因为自己没有相关储备,干脆直接把问题屏蔽掉了。这就是老师对教学之“道”意识不够,也就是对教育教学的“灵魂”不敏感,我认为这也是教学质量受限的最大“漏斗”。如果教师问一句:“同学们,为什么出题的老师认为这首诗不是‘写月亮’的呢?这是个深奥也很有趣的问题,欢迎同学们继续深入探究。”这样教学就可能把学生引导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道”上了。

再其次,从教师的角度,要看需要哪些理念、原则和知识储备,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怎样和学生共同成长。这首诗是写月亮还是写思乡,从课程目标上看涉及到阅读理解能力标准,从学科知识上看涉及到诗论,从教学理念和原则上看涉及如何启发、引导和支持学生的问题。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多数小学教师阅读能力分级、学生阅读策略、学习评价以及类似诗论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能还不太懂什么是诗。诗言志,但要通过媒介,月亮就是国人熟悉的写思乡的典型媒介。有了这个知识背景,才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和答案不选“写月亮”的理由。至于说诗中明明写到了月亮,而正确答案中又没有“写月亮”选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好理解,这又涉及到上文说的命题技术问题。但作为直接负责课程实施的教师,如果不讲什么是诗,只管照抄答案,孩子日积月累可能就不动脑、不思考了,也可能就越来越不喜欢诗了。

从这个日常教学的小例子看,教师自身学习贵在“有术有道”,教师“道”高一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能“魔”高一丈。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教学 课程 孩子 学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