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北京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观点集锦 观点集锦

吴宜夏:抓好面子和里子 建设美丽乡村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年01月26日 19:54 | 作者:周佳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周佳佳)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会期已过半,在农业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农业、农村、农民是委员们谈来谈去都绕不开的话题。

“北京郊区的产业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好好的去挖掘。”谈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表示,目前,北京郊区的产业较为滞后,在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强调了土地和空间,却忽视了产业内生动力的开掘,造成农村产业低端、小而散,大多是一些不适应北京主体功能要求的一些产业。

对此,吴宜夏建议,应该在京郊农村如何培育新产业上做重点策划和研究。

这个关注点,也恰恰是吴宜夏委员本次提交的政协提案里的主题:做好北京农村的规划研究。“应补充完善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并基于土地和空间的要素基础上,强调和突出产业规划的重要补充和支撑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产业发展思路。” 吴宜夏说。

在吴宜夏看来,农民作为农村主体的地位最为重要,在重视物质形态的同时,还应重视人的需求。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吴宜夏建议,要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做到有规模、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培训,孵化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这其中,“乡贤”作用巨大,要发挥“带头人”、“领头人”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和乡村旅游、京郊产业发展。

乡村规划作为一个课题,始终是吴宜夏的工作重点,她更希望在2018年这个关键之年,为北京乡村的未来做好规划这篇文章。

“一方面要做好产业的策划规划,重视对京郊农民的帮扶。第一,首先要打开视野,大规模组织农业经营和管理人员有意识的走出去,到发展模式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区域去交流和学习,第二,提升个人能力,立足新型消费需求,学会运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推广方式。”吴宜夏认为,除了本土的、传统的职业农民需要进步,还应有序、积极、有深度的做好与“新农人”的融合协作。

目前,新农人已成为京郊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助力之一。越来越多的高端精英人才跨界而来,也为北京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我觉得这种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因为乡村需要更好的资本,需要更好的智力,需要更好的创意,也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吴宜夏建议,这些人、力、物、财在进入乡村的时候,要和当地的农民取得一个最佳的平衡,找到一种最好的结合模式,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获得“双赢”,这才是保障农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北京的乡村规划,吴宜夏有着深入的理解。在她看来,北京的乡村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和特点,在编织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尊重甚至是要把这种差异化和特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保留下来,倍加珍惜。“不要让美丽成为千篇一律的标准,而是要尊重不同乡村之间各自独特的美和差异化的美。”吴宜夏说。

“美丽乡村还需抓好面子和里子。”吴宜夏强调,除了更好的市政基础条件、道路景观环境和乡村风貌,还需对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完善,重视不同产业和项目的策划包装,重视消费的差异化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

谈及乡村民俗,吴宜夏表示,文化是一个乡村的灵魂,要通过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为乡村找到她的魂和根,以及乡愁。“我建议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搞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蓝图,乡村也要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沿着这个蓝图一直走下去。”

北京市新版的城市规划为农村带来了更规范的发展路径和生态建设保障,对此,吴宜夏认为,京郊农村也迎来了更好的产业发展机遇。在她看来,乡村要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定位要更精准,目标也要更清晰,要为北京打造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助力。“我们要保留好青山绿水,还要融入能为首都人民提供多项服务的更好的产业,让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跟得上城市的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这才是根本落脚点。”吴宜夏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吴宜夏 面子 里子 美丽乡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