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重要建议摘录

2018年01月30日 08:58 | 作者:林仪 揭春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永葆初心 接续奋斗 同心谱写广东改革发展新篇章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重要建议摘录

1月27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登台发言和大会即席发言,会上,精彩发言层出不穷,委员的履职热情点燃了全场。在此,我们摘编一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彩C2018-01-30zx801_P_1_539_484_1527_1026

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加快产业园区共建共享,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跨区域产业共建、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是今后经济工作重点。新形势下,国家把现代金融归入产业体系中的一部分,把金融和实体经济通过产业统筹起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但广东省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珠三角金融资源进入粤东西北积极性仍不高,粤东西北当地金融资源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仍限于传统的抵押方式、信贷技术和产品。

目前,粤东西北地区和江门、肇庆、惠州市共设立省产业园(含独立的产业集聚地)87个,但其产业链关键环节尚未完备。

为此,建议如下:1.理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共建产业园区规划和产业链定位。根据所在地市的区域地位、发展潜力和条件,从省级层面确定各市园区的等级,依此相应调整优化项目和资源的配置。2.加强共建园区的建设发展水平,通过完善园区管理、加强用地保障等方式来释放经济活力,增强园区的创新活力。3.加强产业金融一体化政策支持。发行粤东西北集合票据、粤东西北城投债、粤东西北地区项目收益债等,并将信贷审批权限向粤东西北分支机构适度下放。特别是,应在确保农地农用的前提下,鼓励引导珠三角地区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以先进的工业发展理念促进粤东西北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粤东西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当下,如何推进粤港澳三地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实施更高层面的协调发展、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是事关大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多年来,在三地政府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总体上仍摆脱不了会晤对话多、实质协商少,需落实事项多、职能衔接少,政府唱主角多、社会参与少,原则任务多、硬性约定少的局面。

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合作经验和做法,建议构建起多层次的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共赢发展,打造成世界一流湾区。具体如下:1.做好顶层设计,建议提请中央在国家层面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2.建立对话机制,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合作为基础,带动大湾区各城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3.扩大公众参与。4.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促进基金,重点支持区域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与推进、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及其他专项合作项目。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

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

近年来,广东省金融业稳步发展。同时,广东省金融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省防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制度和全国首个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推进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对全省200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摸底排查,清查互联网金融违规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广东省防控金融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广东没有自己的省级银行;企业登记门槛较低;以“金融创新”等名义开展的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层出不穷;非法集资作案手法不断翻新,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非法集资案件涉及面广,处置难度加大。

为此,建议:1.尽快筹建省级银行。2.尽快成立金融监管局。3.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先核准后开业”制度。4.持续开展金融重点风险领域排查,建立重点金融风险清单。5.由金融办作为统筹单位,统一将金融风险排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6.强化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通过行业自律监管突出互联网金融经营机构防控风险的主体责任。7.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民进广东省委员会: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打造全球大数据硅谷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数据流量大、密度高、构成丰富,发展大数据的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广东已经成为经济大省、科技大省、信息化大省以及全球制造中心。

因此,广东应抢抓机遇、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优势,凝智聚力打造全球大数据硅谷,不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和经济质量优势。

建议:1.打造全域合一的“数字政府”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共建提供支撑,利用大数据融合共享交换,进行精准分析和态势预判,推动城市间政务互联互通。2.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推进大数据产业的连锁裂变式发展。3.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数据资源处理、应用的全球枢纽。4.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核,打造全球高水平创新要素集聚融合的生态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建设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创新体系。

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

建立多部门联动医养结合机制,实现精准养老

养老问题日渐成为老百姓十分关注的民生大事,广东省虽然基本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但长期以来“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导致老年人养老过程中有关医疗和长期护理的供求矛盾突出。未富先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待于各部门共同协作共同破题。

为此,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有力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实现养老精准化、健康老龄化。1.明确和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统筹梳理各职能部门协作关系。2.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挥社保资金中养老服务中的职能与作用,推动商业保险对养老保障的补充。3.强化街道(社区)的重要作用,开展调查登记,调动多方资源参与,整合社区内相关养老服务项目和产品。4.发挥民政、医疗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养老救助、津贴制度,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5.多措并举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现状,统筹服务机制,放宽多点执业限制,强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疗网底作用。6.实施精准养老服务,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制定精准化配置方案。7.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的参与,激励市场有序竞争,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广东在国家开放版图中战略位置凸显,经济开放程度高,国际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基础扎实,现代临海产业体系比较发达,海洋航运历史文化积淀厚实,从战略高度谋划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和迫切性。

为此,建议:1.从战略高度谋划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标准做好国际航运中心顶层设计。2.以深化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全省港口资源,建议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加强全省港口岸线等资源的统筹管理,成立广东省港口投资运营集团,并采取市场手段实现对全省港口资产的整合。3.着力发展国际化立体式联运网络,建设亚太地区最开放、最高效、最便捷、最安全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4.着力发展现代临海临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5.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6.推动海洋文化大发展,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文化基础。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

陆海统筹,加快推进新时代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然而,作为陆海兼备的经济大省,广东省局部区域海陆管理脱节,开发粗放,景观破碎,生态系统功能下降,部分流域、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为此,建议更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新发展理念,陆海统筹,加快推进新时代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具体如下:1.建设南岭国家公园,推动粤北绿色振兴发展。组织专家团队研究调查,科学进行功能分区并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以探索适合广东省实际的国家公园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2.推动陆海两域衔接、加强空间管控。建议尽快开展全省“多规合一”专题研究,落实各类规划和“粤十条”提出的水污染防治措施。3.加强河海联动,整治海漂垃圾。目前广东省内对水体特别是海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含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等关注的尚不多,还需加快予以落实。4.摸清海洋家底、强化风险防控。全面开展广东省海洋污染基线、入海河流和陆源直排口、主要入海污染有毒有害污染物、海域开发利用现状、自然岸线和海岛调查,逐步健全海洋环境应急响应体系。

台盟广东省委员会: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营利能力,切实促进制造业发展

降低成本是营造实体经济制造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持固定资产持续增长、着力推动增量和存量的制造业实现动能转化的重要措施。

当前,降成本存在的问题有:金融成本居高不下、要素成本不降反升、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减免空间、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滞后于企业发展需要、政策实施与制度配套不同步导致“政策红利”难以及时有效释放。

为此,建议:1.充分征求各方意见,评估现有政策措施和梳理政策清单,制定促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引。2.加大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清理和控制,降低公共服务价格,完善劳动法及相关政策,深化税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上下联动,引导产业梯度转移。3.维护好公平市场秩序。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类金融机构加强力量服务生产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到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上市挂牌,加大引导、扶持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信息共享,畅通政府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协商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增创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促进了广东省实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2017年,在广东省工商联一项关于营商环境主观评价调研中显示,民营企业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市场准入有待进一步放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隐性门槛仍然存在;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政策落地,行政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较高,负担较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大,影响了企业对创新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为此,建议: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壁垒。2.切实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提高政策获得感。3.加大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4.着力补齐营商环境短板。5.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6.加强广东营商环境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吴杰庄委员: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共同生活家园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发展不断提速,三地在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融合愈发紧密,青年交流日趋密切。为进一步增强港澳青年对内地的了解,加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共同生活家园,广东应引进更多港澳优秀人才和项目,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然而,当前,香港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了解不足,没有认清大湾区建设对粤港澳三地都有重要意义。在粤的港澳青年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使得他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心有所虑。广东在引进港澳优秀青年人才方面,缺乏完善的服务载体,也缺乏与港澳青年在线交流窗口和信息对接平台。

为此,建议:1.增进粤港澳三地青年的交流。2.强化港澳优秀人才在粤工作生活保障。3.专项扶持,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4.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服务基地。5.升级“青年同心圆”服务平台,完善粤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港澳青年数据库,开展人才信息搜集和分析,发布人才供需、创新创业信息和人才政策,为各类单位、服务机构及粤港澳青年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杨道匡委员:

多元融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与世界著名湾区经济带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两大特殊性:“一国两制”与不同的关税区。粤港澳大湾区跨越不同制度、不同关税区和边界线,影响因素多而繁杂,必须由中央政府协调统筹,才有可能突破地域性和局部利益的障碍。

但粤港澳三方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机制,要推动大湾区建设,就必须形成三方的合作联动,同时需要一套日常化的联合行动机制,专门、专业、常规化的全程负责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的推进,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点除交通布局、大型基建和产业布局之外,还应该推动政府合作的创新。粤港澳三地政府需要就多元合作的事项达成共识,规划部署执行落实。具体来说,一是合作机制的创新,二是合作方式的创新,三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就为今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此外,还应改革粤港澳之间的口岸设置、验放通关和管理,提高货物通关和人员出入境验放的效率,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深化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广东省 粤港澳 金融 发展 湾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