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江苏省政协全会热议文化强省建设

2018年01月31日 08:09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文化资源传下去  文化强省建起来

——江苏省政协全会热议文化强省建设

人民政协报记者 江迪

“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南航副校长施大宁带着我和几位老师与同学一起去无锡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刺绣艺术大师赵红育发聘书,聘请她为南航兼职教授,开设了‘精微绣’课程。”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杨莉莉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讲述着文化传承的故事。

00123f37b7b80d37521702

网络图 新华社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将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是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给委员们提出的课题,引起了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杨莉莉告诉委员们:“如今,赵红育在南航已经带了300多名‘刺绣学生’,甚至很多飞机制造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男生都选了课,用他们造飞机的手,捏起了绣花针。”

其实,南航的学生不仅捏起了绣花针,还拿起了剪纸刀,摆起了昆曲身段,操起了越剧唱腔……“这些传统艺术课程很受欢迎,都是瞬间被学生抢光了。”杨莉莉说。

不少委员都注意到,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以前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现在一场全本《桃花扇》,5小时票就被一抢而空;以前都是白头发的老年人来看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花钱进来看戏。”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昆曲院院长李鸿良说。

江苏省政协委员李亦洁9岁就开始学戏。“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认为传承不需要每个人听了戏之后就会唱、会演。对戏曲文化、剧种知识,能了解知道就好,偶尔能唱一两句就好。让孩子们喜欢戏曲,就能发挥孩子们的带动力,孩子感兴趣,就能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都喜欢戏曲。以前是老人带孩子看戏,现在则是孩子带动老人一起看戏,更有传承影响力了。”李亦洁说。

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戏曲得到江苏省政协的持续关注。省政协多年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十一届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专门就在继承与创新中繁荣发展戏曲艺术进行调研,并向本次会议提交了大会发言。

十一届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在大会发言中建议:鼓励戏曲人才系列培训活动,鼓励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参与大中小学戏曲教育教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戏曲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设立技艺指导大师岗位,对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戏曲知识培训,逐步形成覆盖完整、层次清晰、上下贯通的戏曲教育教学体系。将戏曲艺术演出信息作为公益广告播放,搭建“互联网+戏曲”平台,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目录。

不仅是戏曲,不仅是文艺界委员,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是委员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来自经济界的汪利明委员建议,通过开展江苏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工程、文化精品和人才培育工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进一步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按照历史发展、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人物、地理空间、文化传说等类别,分别对江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遴选一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既富有地域特点、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资源,以数据库、可视化、网络化、专案化的形式进行搜集、整理、呈现和管理,建立覆盖全省历史的江苏地域文化资源库和大数据管理、查询与信息公开平台。”汪利明建议。

文化强省建设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和引导的、广大群众最常接触的文化渠道。江苏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无锡市委主委高慧建议推动公共文化精准化供给。

高慧注意到,当前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存在“缺口”,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结构性“短腿”,公共文化服务监管导向存在“盲点”。

高慧建议,通过选拔专家型领导,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专业素养强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掘民间文化人才,推动更多的专业人才进街道、村镇进行文化辅导,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质量。建设“互联网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利用力建设供需对接的精准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广泛利用新媒体实现群众需求的精准收集和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有效实现精准化服务。通过完善和创新投入机制和加大社会购买力度建设监管完善的投入运营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第三方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确保政府购买为公共文化精准化服务保驾护航。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文化 戏曲 江苏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