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免费开放十年忙了博物馆的春节

2018年02月11日 14:16 | 作者:卢永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和《假如国宝会说话》,将博物馆与文物拉入了百姓的视线。一时间,公交车上、商场里、餐馆中常能听到对某个博物馆或某件文物饶有兴趣的议论。

这些议论让我想起一些珍藏的照片,想起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10年间,春节时在馆里值班时的情景。照片里有集体的欢乐:年初一时换工装前同事们身着艳丽年服,在展厅前绽放笑脸;有工作情景再现:值班巡查中的身影,面孔略显严肃;还有节日来参观的观众,也有找上门来请帮忙鉴定青铜器的“个别人”。世纪之初,博物馆的管理理念从以“藏品、研究为中心”发展到以“以人为本”“观众、教育为中心”。我的工作岗位也从博物馆的幕后走到前台,每个春节,都会在展厅与观众一起度过。这些照片虽与很火爆的《国家宝藏》相距甚远,却也记录了文博工作中的点滴。


d


照片中有一张,记录了2008年的春节,天津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第一个假期,蜂拥而至的观众,在门口排起了长龙。排队的人群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免费的博物馆对于这部分人群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人们进馆后有些不文明的举动:一早提着菜篮子在卫生间洗菜的大娘,围成一圈打牌的伙伴,同学聚会聊天的朋友,练习合唱的队伍,都是博物馆的常客。他们也被我记录在照片中。当时城市公共文化场所匮乏,博物馆宽敞的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活动的好地点。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惠民工程效果显著,各地的文化场馆建设迅猛,社区文化设施齐备,人们有了更多活动的场所。到博物馆来的,多是真正喜爱文物,渴望了解历史与文化的爱馆人。

春节长假,参观的人流不断。依天津的风俗,初一是给长辈拜年的时间,所以来馆参观的观众不太多。到了初二,馆里可就热闹了。天津的年初二,俗称“姑爷节”,出嫁的姑娘要在丈夫、孩子的陪同下回娘家团聚,岳丈家要好好款待姑爷。免费开放后的初二,姑爷们依习俗陪媳妇回娘家,因生活的富足,大家都免除了在家大显厨艺的辛苦劳作,多数会在餐馆吃团圆饭。一些姑爷会带着一家人参观博物馆,显露一下他们平日爱好历史关心军事积累下的学问。博物馆志愿者中,许多是人有姑爷身份。我的照片中就有一位志愿者,在初二给家人讲解,在博物馆里过颇为得意的“姑爷节”。

博物馆也有铁粉。这里科普一下,博物馆分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等。目前国内公立美术馆是美术博物馆的方式运营。张贵三大爷就是天津美术馆的铁粉。他从六年前我们开馆的那天起,每个展览的开幕式必到场,每场讲座必来听。他的剪报本里,讲座门票、媒体的报道,都整齐粘贴好。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带着他的剪报本,来馆里找我,要求签名以确认他的珍藏。现在他不仅是一个人在做,还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团队一起在各个文化场馆忙碌。最近几年,张大爷添加了相机,挂在脖子上,认真拍照。我的许多照片都是他“偷拍”的。每个春节张大爷都会来馆里与值班的职工合影,他是我们的“编外家人”。他还把照片冲洗出来,分发给馆里的职工。我要给他冲洗照片的费用,他总是乐呵呵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我的退休金富余,钱花在这上面我高兴,给大家拍照是我的娱乐呀。张大爷在每一张照片的背后,还都认真签上自己的名字。多可爱的老人,真希望这样娱乐的老朋友越来越多。

在我的照片里,最喜爱的一部分是节日里孩子们的身影。最近几年博物馆里的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到馆里来的时间也是多了起来。天津美术馆每个春节都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小朋友们在这里学习剪纸、扎做风筝、练习书法、玩玩泥巴(雕塑)、转转陶艺、画画水彩,在开心的玩耍中受到美的启迪。他们给我自己的看得意作品,扬起满是墨汁的小手,露出可爱的小牙。我和胖胖的张子墨同学在去年春节的合影是其中的一张。这个小男孩,从5岁来美术馆参加周末的“美术体验”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当时是个对造型没感觉、坐不住的调皮小子,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是能认真做好一只风筝完成一件雕塑的小艺人(他妈妈的评价),成为会对妈妈的衣服色彩搭配评论优劣、提出积极建议的色彩小达人。

还有一组照片也非常令我感动。一位观众经常在假期来馆里拍照。她关注的是场馆建筑和观赏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表情。美术馆建筑在四季不同时间里阳光的折射,场馆中人物或喜悦或赞叹或困惑或惊讶的表情,都被她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冬天黄色大理石缝隙中的白雪,夏天绿树映衬中黄色建筑的线条,透过天窗散落在墙面的变换光影,都是她镜头表现的,那样的赏心悦目。这种用自媒体帮美术馆进行宣传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

最近几年,数字技术引入博物馆,产生了巨大反映,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各类科技公司研发了许多产品,移动互联网、AR、VR以及各种人工智能,都被用于帮助公众的参观体验,助力着博物馆服务的改变。我保存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春节来博物馆的观众,有许多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青少年。他们一进馆,扫二维码、登录官方微信,充分利用馆里的电子设备,快捷方便地进入自己喜爱的展厅。看到他们认真听取展品的二维码解读,真是由衷的欣慰。

随着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拓展,逛博物馆和买文创产品,成了部分年轻人新的消费方式。设计新潮而不失文化品性的衍生品,得到有情感共鸣人们的价值认同,博物馆消费正在成为现代生活方式。有一年春节,时任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的魏宝信同学给我发来一组照片,一群年轻人在争相购买他们开发的一款紫藤树的种子。这款曾经文徵明亲手栽种的种子,经过500年岁月传承,在精心设计的凸显出江南文人韵味的包装盒里,非常诱人。这个每季只推出1000盒、售价24元的产品,上架就会销售一空。

2018,文物与博物馆成为新的社会热点。最近肯德基大叔又有大举动,请来17件国宝,在各地建立主题餐厅,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味道。这件“洋快餐”蹭传统文物热度的新鲜事,刷爆了朋友圈。确实的,博物馆这个古董老太,修炼为文化伊人,正在款款走来。

这个春节你还不去博物馆吗,我在值班,等你。

(作者系天津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博物馆 春节 照片 博物馆的春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