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李立明:无法割舍的健康情怀

2018年02月12日 09:13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带队吹响控烟“集结号”

2003年成为医卫界全国政协委员后,李立明的履职工作也以公共卫生事业为圆心开始运转。其中,控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李立明陪时任副总理吴仪参加世界卫生大会。会上,吴仪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此,中国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从2006年开始践行《公约》规章。

“这标志着我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关注国民健康!”签约时,时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李立明心潮澎湃,以为我国的控烟进程会自此步入加速度阶段。

可现实却是,加入缔约国是一回事,真正履约控烟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看似简单的烟草危害警示语的印刷,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内容,在执行中都困难重重。

《公约》规定,要在烟盒显眼位置,用不小于烟盒1/3的面积印刷健康警示语。“一直到2012年以前,我国的盒装卷烟往往都把‘吸烟有害健康’这六个字‘隐藏’在烟盒的不起眼位置,且常常把字体颜色变浅,字号也变得细小。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健康警示作用,还故意弱化了吸烟的危害!”李立明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健康警示语能否规范印刷,实际上是中国控烟界和烟草业的力量博弈。

更甚者,我国开始履行《公约》的前几年,烟草业开始更“野蛮”的生产——

从2007年起,低焦卷烟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增长;我国在加入《公约》时承诺的“2011年1月9日前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未如期实现;2012年,低焦卷烟的产销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超80%……

这些数据,一度让做了25年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的李立明感到尴尬。

虽然这样的境况,让李立明遗憾,但努力不能停止。“烟草给我国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是触目惊心的。比如仅二手烟暴露危害而言,就可以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等疾病。如果孕妇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还会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胎儿出生体重降低。我国有7亿多人饱受二手烟煎熬,这样的危害简直难以计算!”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把控烟看作自己的职业使命。在全国政协这个参政议政平台上,李立明一再通过提案和大会发言,阐述控烟的必要性,并和其他专家一起积极探寻破题之道。

“烟草业得以野蛮生长的根本原因,是烟草局政企合一的体制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合理控烟履约协调领导机制,为烟草业提供了过多保护。”控烟界大力呼吁:领导干部带头在室内公共场所戒烟。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大了,影响力就强了,控烟界在与烟草业多年的不懈博弈中越来越壮大,终于在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份通知,是两办首次发布的控烟通知,也成为中国控烟史上的里程碑。这之后,中国控烟迎来密集修法期,新版广告法、慈善法以及各地控烟条例纷纷出台……这让李立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虽然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控烟举措,但总体而言,控烟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无以计数的心酸和曲折之后,李立明关于控烟的呼吁和努力依然在路上。只是现在,这些努力有了一些方向性的改变,比如,建议从控烟做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建“有生命力”之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也是李立明15年履职生涯中最显著的标签之一。

众所周知,2015年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可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政协的议政平台上,10余年前,眼光前瞻的李立明就提出过“健康中国”的概念。在他的“健康中国”概念里,“建设‘健康中国’,要从‘健康一生’和‘健康环境’两个概念着手。”

“健康一生”是关注不同人群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并为全人群提供从生命起源到生命死亡全覆盖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李立明特别强调全生命周期,是因为人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会相互影响。“比如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胎儿期到孩子出生到两岁),保障母婴营养将对孩子一生健康有重要影响,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儿童患肺结核、疟疾等疾病的经济负担,甚至对降低儿童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也可事半功倍。”

“新的学术研究也表明,Ⅱ型糖尿病发病与胎儿期以及孩子出生后两岁内是否肥胖,是否形成偏爱高热量食物习惯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孕期和新生儿喂养时,对这些慢性疾病的预防要足够重视,千万不要以为胎儿养得越大越好、婴幼儿胖一些没有大问题。”这样的建言,李立明在很多场合讲过很多次。他希望,公众能够拥有更强的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公众拥有维护健康能力,还需要健康环境予以保障。健康环境的内涵非常广,既包括碧水蓝天、清洁空气等自然环境,也包括健康的社区和健康的社会氛围等社会环境。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国过于关注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却忽视了环境在维护人群健康方面的作用。“根据卫生学标准,楼间距应该是楼高的1.5倍,但现在哪些达到了标准?这个标准达不到,就会产生采光和安全问题,一座楼倒了就会砸向另一座楼。”李立明介绍说。

除了建筑标准不符合健康要求,很多人身居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卫生条件简陋等“城市病”环境中,而由此带来的快节奏、高压力又导致越来越多城市人患上高血压、失眠、焦虑等慢性疾病。“‘城市病’最终演化为‘城市人的病’,这就是健康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003年,李立明就曾建言健康城市建设,并提出“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建设的升级版。这次在全国两会上的建言,对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前瞻性意义。

眼看当初建言正转向实际,李立明挺有成就。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健康环境”被作为重要内容提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营造健康环境是基础。”会后,我国相继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十九大报告,“维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即“健康一生”)被写入其中。

“多年关注和呼吁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被国家回应并采纳,这正是我履职最期待达到的结果。”回顾15年的政协履职路途,李立明“收获满满”,他的秘诀在于,从不敢懈怠“使命”。

“政协委员是业界代表”这样一个身份定位,意味着委员既是专业领域代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形象和利益代表,因而,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这就是李立明眼中的政协委员的“使命”。而如果一定要李立明归纳出他的提案或者大会发言有什么规律的话,他则笑言“规律真的还是有的”,那就是要跟国家脉搏同频跳动,关注民生,关注健康,这样建言就有了生命力。而生命力,就是健康的象征。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李立明 健康 疾病 预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