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狗年说狗:天狗食日褪去神话色彩 哮天犬仍受喜爱

2018年02月17日 11:41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狗年说狗

2018年是戊戌年,是农历狗年。因戊、戌的五行均属土,所以亦称戊戌年为土狗年。狗是人类最早驯化也最信赖的动物。狗可助人狩猎、看家,犬吠一直是中国农村生活的背景音,在城市,狗也是饲养率极高的宠物。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它的形象忠诚可爱,在文学、历史、神话作品中多有出现,流传至今的义犬故事亦不少。如今,“天狗食日”虽褪去了神话色彩,哮天犬仍是受人喜爱的神兽之一。

狗与诗词

从古到今,与狗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早在《诗经》中就有涉及。犬在《诗经》中出现过不下五次,如“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国风·召南·野有死麕》)中,“尨”指多毛的狗,青年男女相恋时男方心急,女方则顾虑周全请他行为谨慎,勿惊动狗吠。汉代《铙歌十八曲》的《有所思》中,“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写出了恋情败坏时女子的顾虑,因为往日幽会时的“鸡鸣狗吠”必惊动兄嫂。

唐代刘长卿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风雨夜中主人晚归,喧闹中犬吠之声格外清晰。而当人去山空,旧居荒凉黯败、雉飞兽奔,如李白在《冬日归旧山》中写的“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除了狩猎、看家,狗亦可用于交通,杜甫有“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兵车行》),将不被爱惜的士兵,比作被人随意驱来策去的鸡犬,纵然士兵奋勇苦战,结局难逃悲凉。元代王冕有“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冀州道中》),写出了朝代更迭中小民的孤苦。

在六畜中,狗被驯养的历史最悠久,诗词中有写狗时简笔带过以寄托豪情的,也不乏人与狗温馨的互动时刻——白居易“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早兴》),杜甫“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草堂》),薛涛“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犬离主》)。陆游“糖秕无多深愧汝,狺狺终夜护篱门”(《鸡犬》),诗人与小犬感情深厚,家贫时竟也愧对夜夜看家的它;贺铸的“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表现少年侠士们豪迈纵气的英勇;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亦用“左牵黄,右擎苍”以抒发年事虽高却兴起打猎的热狂。

狗与成语

虽然狗的禀性忠诚不二,但在成语中,人的劣迹似乎与狗牵连,以贬义居多,但也不乏中性与褒义的成语。如“鸡犬相闻”指彼此居住地距离相近,比喻地区人烟稠密,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亦写道:“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顾犬补牢”比喻人遇事出错时,应设法补救,为时不晚,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狗吠不惊”形容天下太平、社会安乐,语出《后汉书·岑熙传》:“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犬马之劳”表示甘心为人效劳,在所不辞,语出《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白云苍狗”喻世事难料、变幻不定,如浮云一时洁白如衣,顷刻又变作慑人苍狗,语出杜甫的《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贫寒书生王季友之妻弃他而去,世人议论纷纷,杜甫便写此诗代其鸣不平。“鸡犬桑麻”形容安静的乡村生活,语出《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狗与俗语

喜欢狗的人不在少数,忠诚、顺从、可爱、得力……都是狗为人所欣赏的品质。但在有关狗的歇后语与谚语中,狗却与忠实的形象相悖,多被讽刺为滑稽无聊,如此的歇后语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哈吧狗上轿——不识抬举”、“狗咬月亮——不知天高”、“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等。谚语有:“好狗不拦路,恶狗常当道”、“痛打落水狗”、“狗肉不上席”、“打狗看主人”等。

义犬故事

狗为人称道的品质是通晓人性,忠诚护主,情势危急时愿舍命相救,令人动容。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义犬故事有许多。

“黑龙救主”

《搜神记》中记载,三国时襄阳纪南人李信纯,养了只名唤“黑龙”的狗。李信纯好酒,一日出游归家时醉卧在城外草丛中。凑巧有人纵火狩猎,火顺风正吹到李信纯身处的风势下方。黑龙见唤不醒主人情势危急,只好快速奔入不远处的小溪中,将毛弄湿后洒在主人周身,如此来回数趟力竭而死,李信纯酒醒之后方明白爱犬为救他牺牲了性命,不禁恸哭。

“黄耳传书”

据《述异记》,西晋诗人陆机的爱犬名叫“黄耳”,陆机在洛阳当官时常念江南家乡,因久未收到家信忧心忡忡。一日,他与狗戏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黄耳仿佛听懂人言,摇尾回应。陆机于是挥笔写信,写好后便装入竹筒并挂在黄耳颈上。洛阳与江南千里之遥,不想黄耳竟翻山越岭地赶路,真将信送至江南家中。家人见书,马上回信,黄耳便带着回信日夜不息地返回洛阳。这趟来回,人的脚程尚需五十天,而黄耳仅用了二十天。

“的尾救主”

“的尾救主”的故事选自《太平广记》。华隆养有一只外号为“的尾”狗,他的爱好是射猎,打猎时的尾总随他一起。有一回华隆在江边遇险,被大蛇缠绕全身将要窒息时,的尾奋勇将蛇咬死。但华隆此时已无知觉,周身僵硬。的尾彷徨吠叫,在江边与华隆家间的道路上来回奔走。家人察觉有异,跟随前往,终于发现蜷缩在江边的华隆,于是将其送回家救治。在华隆转醒前,的尾两天不吃不喝守在其旁。

狗与神话

日食、月食现象在古时常被解释为“天狗吃太阳/月亮”,每当异象发生时,人们便会燃放鞭炮以惊退天狗。天狗的传说有许多,常见者有谛听、祸斗、盘瓠三种,其中祸斗因原身为黑犬,所到之处又常伴随火灾,故被视为不祥之兆。而大家所熟悉的哮天犬其实并非黑色,其原型为白色短毛细犬。

“谛听”

谛听是传说中地藏菩萨的通灵神兽。地藏法门以孝道为基,而狗性为忠,故谛听原身为白犬。谛听通晓佛理、明辨是非,据说它可“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西游记》第五十七回中,真假悟空从天宫杀到地府一片混乱,却被谛听分辨出了真相。因谛听尤善听人心、辨善恶,在历史发展中便成了民众心中吉祥的象征,被奉为降福护身的神兽“九不像”。

“盘瓠”

盘瓠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传说远古高辛帝时,“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盘瓠是一条五色花犬,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因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助高辛平定戎狄之乱,高辛不得已,只得践诺将女儿许配给盘瓠。

“哮天犬”

哮天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二郎神座下的神兽,是其斩妖除魔的得力助手。哮天犬白色、凶猛的细犬形象,在《西游记》中首次出现,在第六回对战孙悟空和第六十三回对战九头虫的情节中,哮天犬都为二郎神迎敌立功。但哮天犬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又名“地中犀犬”,在元杂剧中称为“白犬神嗷”。而在《封神演义》中,哮天犬是二郎神的法宝而非神兽,平日收在怀中,对战时祭出法宝,其再化作猛犬助己攻击敌方。

本版撰文

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


编辑:秦云

关键词:狗年 哮天犬 天狗食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