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曹帮萍:小舞台孕育大梦想

2018年02月27日 09:25 | 作者:胡方玉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8-02-27zx701_P_1_539_717_1172_1670

曹帮萍简介 安徽省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芜湖县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常委。安徽省剧协理事、芜湖县剧协主席,芜湖县黄梅剧团团长,乡村社戏的经营者与守望者。

“农村是我们最广阔的舞台,农民是我们最亲近的观众,剧团在那里大有作为,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60余人,600多台演出,50余万观众——曹帮萍的2017年,被这几个数字所概括。

这是一组简单的数字,也是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

作为一个民营黄梅戏剧团的负责人,曹帮萍可以凭借这样的数据让剧团排在全省1500个左右兄弟院团的前列。

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在传统戏曲似乎普遍式微的今天,我们发现戏曲的土壤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贫瘠,甚至能看到她堪称火爆的演出市场。

这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审视的现象。因为如此火爆市场的营造者,是来自于民间的江湖戏班。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潮中,如何界定这类民营院团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一步支持其生存与发展、更好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贡献力量?或许值得认真思考……

流动戏班

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红杨镇珩瑯山村的上空,鼓乐喧天。

巨大的铝合金龙骨上罩着厚厚的雨布,一层塑料薄膜将龙骨的四周包裹,这使得村庄的空旷处形成了一个临时剧场。在这个临时搭建的建筑物里,村民们正享受着“文化惠民”演出带来的惬意。

台上,正在上演的是黄梅戏剧目《慈母泪》。台下,数百名村民密切关注着台上演员们的一颦一笑。剧场之外,仍有很多村民不停地向这里聚拢。

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场地,考验着演员和观众对节目的热忱。在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频频升起一阵阵呼出的热气,直观地告知人们此时正处于数九寒冬。

然而,这并不妨碍演员们卖力地表演,也不影响台下观众认真地看戏。在这个没有任何保暖设备的场地中,台下安静异常,台上演员的唱词可以毫不费力地传递到每位观众的耳朵里。唱到精彩处,还会有掌声鼓舞着演员们的情绪。

台上台下,皆聚精会神。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这一时刻绽放得尤为旺盛!

此时正在给村民们演出的,是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当家人是安徽省政协委员曹帮萍。

已接近年关,可在这里的演出却不是剧团全年的收官之作。按照演出计划,直到腊月二十六,全团才能刀枪入库,得到短暂休息。

至此,曹帮萍和她的伙伴们的农历2017年,才算画上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按照她的统计,在这一年内,她的剧团差不多唱了600多场戏。

实际上,在这600多场演出中,类似于珩瑯山村的演出占比并不高。“参加这样的演出一方面是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在演出淡季能补充一定进项。”剧团的演员告诉记者。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曹帮萍的剧团作为一个“跑江湖”的民营戏班,生存问题完全靠演出来解决。而让他们真正得以养家糊口的,是在各地承接到的纯商业性演出。

在安徽省内外,包括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广大农村,存在着体量庞大的黄梅戏演出市场。他们剧团的生机,也正蕴含其中。

“黄梅戏好听好懂,在很多地方老百姓都喜欢。”曹帮萍告诉记者,新年正月初二,剧团要全员赶赴江西省,在那里安营扎寨一个礼拜之后,再辗转到浙江演出。按照往年惯例,如果没有任务性演出,他们可能要到夏天才能正式回来。

在剧团成立的近30年里,曹帮萍的人马几乎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外奔波。

“连唱一个月,剧目都不重复!”

芜湖市往南40公里是其所辖的芜湖县,在该县两条主干道迎宾大道和世纪大道的交汇处东南角,坐落着曹帮萍的剧团大本营。

这里原本是该县福利院的所在地。2010年7月,曹帮萍的剧团应邀进京参加了文化部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这对于一个人口仅30万人的县城而言,几乎等同于卫星上天一般震撼!

载誉归来后,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因搬迁而空置的福利院成为了曹帮萍剧团排练休整的场地。

在这个剧团大院走廊中,展示着各类剧照和荣誉,剧团所经的历程也因此展现在记者面前———

已近知天命的曹帮萍,出生于安徽泾县的一个普通山村,很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开始了学戏之路。1988年1月,仅为剧团跑龙套的曹帮萍顶替了当日身体不舒服的主演,一炮而红,逐渐成为了戏迷眼中的“角儿”。

1989年,曹帮萍报考新组建的芜湖县黄梅剧团(也就是现在剧团的前身)被录取,不久也当上了主角。

民营剧团的演出场地并不仅限于剧场之内,而是经常在庙会等室外场合。“和剧场相比,庙会上的演出观众数量要庞大许多,每场都有成千上万人。”在曹帮萍的记忆中,最高一次达3万余人。在这一场场的演出之中,剧团和她本人逐渐提升着知名度。

1995年,作为当家演员的曹帮萍因连唱三个月的戏,导致声带失声。做完手术后,只休息了1个月又重返舞台。第二年再连续两次手术,直到夏天演出淡季才恢复过来。

1996年,已成“角儿”的曹帮萍成为剧团团长。为了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她在剧团实行股份制,团里的业务骨干都有一定股份。同时请来好几位专家担任顾问,编排新剧目。此外,还不断吸收好演员支撑门面。

在剧团四处跑场的过程中,曹帮萍显示了与其他同行不太一样的见识:“我们不但戏要好,服装、道具等硬件都要跟上。”她将挣来的钱不断投入到演员的培养、演出质量和硬件的提升上,这让他们在各路人马中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2009年,她曾一次性投入资金80万元,更新了服装、灯光、音响,特制了150平方米的升降式钢架活动舞台。

“其实,虽然演出市场不小,但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曹帮萍认为,自己是纯市场化运作的剧团,一定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剧团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他们从不演低级庸俗的戏曲,且表现出高度的契约精神。

剧团的演员回忆,一次他们在安徽当涂县的一个乡村演出结束后,要赶到江苏高淳县演晚场。“不料下午结束时下起雨来,道路泥泞汽车无法开。”为了不影响晚上的演出,他们将道具用板车拖着,打着手电筒冒雨步行赶到了地点。最终,大戏得以准时开锣。

除了职业的水平和态度,剧团行走江湖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剧目。

“他们可以连唱一个月,剧目都不会重复。”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剧协原副主席侯露提起这个团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她看来,曹帮萍的剧团“很有追求”,“虽然是一个民营剧团,可他们团的剧目储备量在全省是最大的。”

截至目前,曹帮萍的剧团排演了70部100多本剧目,其中保留剧目40多部。这些剧目成为了剧团打开庞大演出市场的保证。

为了不断丰富自己的剧目,每年的演出淡季剧团都要创排新戏,或打磨原有剧目。2008年,在原有数十台剧目的基础上,剧团根据一些观众爱看武戏的特点,高薪招聘8名武生,移植了京剧《雁门关》、《杨门女将》、《双龙会》等武戏。

在戏剧“唱念做打”的四门功课中,黄梅戏的“打”戏较为少见。而在曹帮萍的剧团中,这一短板得到了补强。

“我们有多年的农村演出经验,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曹帮萍介绍称,演出中经常有客户“点戏”的情况。所以,剧目的“适销对路”是剧团基本的生存法则之一。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剧团 曹帮萍 演出 戏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