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记者手记:“成全人”是亘古不变的教育坚守

2018年03月04日 10:56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成全人”是亘古不变的教育坚守
人民政协报记者 解艳华


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文明风貌也发生了巨大变革。这其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记者手记

网络图

在唐江澎看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于开发人的智慧,发挥人体生命的潜能。仅仅有科学知识的积累不能担此重任,科学很可能把人当成工具。只有当智慧开发了,人的发展全面了,人的素质才能真正提升。

而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所缺失的。

唐江澎发现,其实早在百年前,一些教育先贤已经在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初到锡中时,唐江澎受老校长嘱托负责校史馆的筹办工作。他在史料中曾看到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少年挺胸站立,表情腼腆而自信,照片上方有一行小字“一年以上不缺课者”。除此之外,还有“操行特别优秀者”“服务特别勤勉者”“寄宿生特别整洁者”等被表彰的学生照片。唐江澎感慨,今天我们的照相技术如此发达,可是我们什么时候把镜头对准过一学年不缺课的孩子、对准过服装整洁的孩子?

110年前,锡山高中的前身——“匡村学校”建立之初早年,创始人匡仲谋就立下“养成健全人格、发扬个人才能”的训育主旨,明确了教育的目标———“人的成全”。而另一位老校长殷芝龄颁布的“训育标准”则从身心与道德、操守与价值、精神与气质、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细化了学校的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使学校的教育对“人”的刻画更为立体和丰满。

在唐江澎看来,最好的教育哲学,就埋藏在历史的深处。他坚信,“成全人”应是亘古不变的教育坚守。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