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高质量农业之路如何走?

2018年03月08日 23:3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朱婷 修菁)从目前中国农业的现状来看,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农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质量兴农战略如何打响?高质量农业之路该如何走?这一问题,也是本次全会农业界委员的热议话题。

乡村1

网络图片

从“小而散”到“大而优”    

“我们国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已经发挥得很好,但它是在土地资源少,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的,有很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学喜对记者表示,“小而散”的发展现状,导致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质量和质量结构不合理,供给不能够满足需求等。同时,农业发展的质量偏低,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出现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现象,环境压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倡导高品质农业。

“形不成规模化,谈何产业兴旺?怎么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农业?”全国政协委员肖仲凯认为,中国农业实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大而优”的路子,因此,当下如何让散而小的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尽快走向规模化,是高质量农业提质之路上首先要破解的问题。

“每个农产品品类,比如主要粮食作物、牲畜养殖、经济作物,都必须要有几个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跨地域的,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给出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生产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并制定明确的产品验收标准,才可能让农产品有品质的标准。”在肖仲凯看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在明确的种养生产流程规范指导下,才可以让农产品有质量的保证,才可能形成规模化,而高品质和规模化,是高质量农业不可或缺的评判标准。

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霍学喜认为,要深化改革,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因素,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按照中央部署的“三权分置”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流传,推动一家一户的生产向农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此外,谁来种地的问题也很重要。霍学喜强调,要重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在农村的精英分子大部分进入城市,在农村具备能培养成为职业农民的素养的很少,一定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农民进入行业,让他们成为农业生产大户,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讲好农业品牌故事

农产品品质有保证了,又涉及到怎样流通的问题。只有既种得好又卖得好,才能形成生产和流通的良性循环,这也是高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肖仲凯说,做好农产品流通环节,就是要使产品能让消费者“浮想联翩”。“要让消费者因为一个产品故事而想去买这个产品。这一点在过去我们农业生产流通环节是不被重视的。”

肖仲凯以去年在微信朋友圈被热传的土豆大叔故事、红薯大叔的故事被年轻人热捧为例。“为什么好好的土豆、红薯会滞销?而网友们把故事写出来,就畅销了?为什么褚橙卖得那么好?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里面讲到的食材就会热卖?还有现在被年轻人所热衷的春播网、本来生活网等卖食材的网络平台?”肖仲凯分析,这些成功案例都说明,农产品不仅要产的好,还是讲好背后的产品故事,要用好互联网+农业这一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霍学喜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的根源,还是在于小规模种植的方式。许多涉农品牌影响力、信用度都不高,甚至假冒泛滥,不利于激励经营主体去打造和规范品牌。此外,我国的行业品牌发展也远远不够。“在一些西方国家,农业行业品牌的影响力很大,比如苹果协会、小麦协会、水稻协会,而在我国这种行业品牌影响力是比较弱的。”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推出一些特色农产品,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仍然是产品,品牌意识淡薄。”全国政协委员严琦表示。

她建议,应引导涉农企业参与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商会,逐步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品牌准入、标识使用、违规处罚等行业管理规则,切实加大名优品牌的保护力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农产品分销传播渠道,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与特色农产品的有效对接,推动特色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融合,拓展农产品品牌空间。 

科技创新助推优质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科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特别是农机推广的力度,我国科技技术在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是偏低的。”霍学喜说。

对于分散的小农生产来说,让农民接受先进技术,本身有着一定的难度。另外,目前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主要是政府主导,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存在素质偏低、人员不足、缺乏经费等困难,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农业机械方面,我国的农机产品质量与国外也有着一定差距,亟待提升。

落实到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上,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建议,重点要加快构建“四大”体系:以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质量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技术集成示范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以主体多元化、服务优质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希望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推动形成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宋丰强说。

“我国现代农业主要矛盾是结构性不平衡,迫切需要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技术引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表示,国际农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农业科技水平的竞争。现在我国农业大量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竞争力不强。要让产业兴旺起来,一定要解决好农业现代化问题,重要措施是要增加科技含量。

他强调,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更普遍,生物信息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不断催生新的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中国要搭上农业产业的快车,提升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

编辑:吴静怡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