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邓清河委员:农产品“进门”先过“质量关”

2018年03月09日 11:07 |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徐金玉)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市场准入的“把关者”。来自香港,一直从事农贸批发市场经营的全国政协委员、宏安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邓清河认为,在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前,应设立标准化门槛,由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机构担当“把关者”,把控质量安全。

b689d575-fe35-45c7-909f-6b7139107e8f

网络图

“公信力”一词,被邓清河反复提及。在他看来,香港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对成熟。“香港的检测检验机构都具有牌照,且在消费者眼中,很有公信力。只有具有公信力,他们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才能真正对生产者起到约束作用。”

检测需要标准。邓清河认为,目前我国内地农产品恰恰缺乏具体的市场准入标准,政府和相关机构亟须制定标准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我国内地农产品种类繁多,且南北方差异大。我建议可以先从大宗货物入手,挑选流通量大的农产品,像白菜、芥蓝、胡萝卜等,先设立标准,再逐步进行推广。”邓清河说。

“如果产区农民习惯了流向市场前,产品有人检测、化验,也清楚产品不合规后,就进不了批发市场。那么,他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就会注意对违规农药的使用,并会认真遵循质量安全标准。”他建议,日后无论是产地的批发市场,还是销地的批发市场,都应在农产品“进门”前,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的检测检验。

农产品进入市场后,流通阶段的“质量关”,同样马虎不得。

“像在香港,物流当中的冷库冷藏非常重要。”邓清河以五星级酒店订购沙拉菜为例,他们会要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如果中间高过这个标准,食品就有可能会坏掉。

“因此,产品从产地冷库到中间运输,再到销地冷库,到最后一公里送到消费者家里,都是有监控的。香港的冷库也要有牌照,它的运输有严格的标准,同样要保证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关 检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