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习近平把脉广东发展 代表热议创新、引才、大湾区

2018年03月09日 18:5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2018全国两会】(两会特稿)习近平把脉广东发展 代表热议创新、引才、大湾区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习近平把脉广东发展 代表热议创新、引才、大湾区

中新社记者 唐贵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

广东团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显示出国家对广东的高度重视;也表现出党中央对广东未来发展的高度期盼。习近平讲话中提及的创新、人才、大湾区等关键词,引发广东代表的持续热议。

创新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广东团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对此印象深刻,他表示,广东一直高度关注创新,全社会也形成了创新的氛围,致力打造创新高地。

王瑞军说,广东注重创新科技的国际化发展,本次两会拟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议,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发展高地。同时,积极把广东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投的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某陶瓷公司董事长黄建平也对“创新”的力量有着深刻感受。他说:“十年前,我们企业的营业规模大概是10亿元(人民币,下同),在行业内前十名都排不上;2017年,我们的规模达到80多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一,还把工厂建到了美国的田纳西州。我们靠的就是把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建筑陶瓷相结合,这种创意和创新给我们企业带来成功。”

“现在我们在美国的工厂也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相关技术将来也会带进国内,反哺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黄建平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培养、吸引人才打造全国发展新高地

习近平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引发了广东代表的热议。

“我也是一名海外归国人员,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坚定了其扎根科技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8年前,26岁的刘若鹏从美国回到深圳,以20万元资金起步,和4个伙伴共同创立民营科研机构,如今该机构已成为科技界超材料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对这一提法也十分振奋,“深圳大学是培养出马化腾、史玉柱等很多创新创业人才的地方,这是深圳大学和其他一些大学不一样之处。”李清泉表示,深圳大学出台了鼓励创业和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政策,同时建立了若干个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现在,围绕深圳大学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产学研生态圈,而且正在持续发展。

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性人才,李清泉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湾区联合大学”,联合大湾区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深圳、横琴、广州等地设立分校区,实行统一管理、特色发展。

大湾区为粤港澳合作提供更广阔舞台

习近平在广东团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海等广东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共同组成,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这一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后,成长起的又一世界级大湾区,也串起了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引发海内外极大关注,也成为本次两会粤港澳代表团热议的“高频词”。

“江门被誉为‘中国侨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侨乡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江门将与大湾区建设全方位对接,力争成为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湾区西翼门户城市。”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给侨乡江门带来的巨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市长刘毅对此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不仅仅是江门,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的代表,纷纷将本地的未来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对标”,掀起一轮关注“大湾区”的热潮。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目前广东已与香港、澳门在原有的合作机制基础上,就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协调机制。未来广东在重点推进工作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搞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周佳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