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对话部分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培育“大国良师”?

2018年03月22日 10:06 | 作者:解艳华 贾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如何培育“大国良师”?
——对话部分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
/记者 解艳华 摄/记者 贾 宁

2

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和朱之文热聊提升教师待遇问题


1

全国政协委员周晔和施大宁交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谈及师范教育时说,“为未来教书育人的人必须是高素质的人”,作为教师队伍培养的“母机”,师范院校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师?——编者

戴立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韩平: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晓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梁留科: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

胡仲军: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长

刘仲奎: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

杜惠平: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一些师范院校在应用性、综合性上谋求转型,甚至急于“改旗易帜”和去师范化,但无论怎样转型,师范院校都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这是安身立命之本。

■要建立师范生的二次选拔进退机制,培养教育情怀。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把适教、愿教、善教的人选拔出来,培养成为好老师。

■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语数外通吃、音体舞美全扛”,还要了解孩子的身体、心理成长需要,同时能够满足孩子的拓展性思维的教育需要。

教师,大国教育重器

记者:以前委员们更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等投入,这两年更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从硬件到软件的聚焦,反映了怎样的变化?

戴立益: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但是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实际上并不仅仅表现在硬件与经费上,更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师水平上。因此,提升学校发展水平,重要的是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韩平:尽管近些年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向好,但教师行业仍存在一些隐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编制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导致师资人才流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存在着教师待遇低、地位低的情况,让优秀人才无法充分施展才华。

朱晓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关心教师的待遇地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公办教师队伍出现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辞职潮”引起了社会关注,究其原因,在于待遇偏低。比如,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月薪在3500元左右。一名已经为学校服务15年以上的教师,工资也仅比新入职教师多1000元左右。

记者: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提升教师工资和地位,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您认为要在哪些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韩平:除了强化教师的荣誉评价机制,要下大力气构建一套回报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机制。《意见》确立了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地位,同时也提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以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为教师薪资水平建立了看得见的参照系,也为地方教育财政划定了必须刚性兑付的“硬任务”。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相信有更多人希望加入教师队伍。

戴立益: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薄弱地区不乏好苗子,关键是怎样将这批人培养、选拔到教师队伍。建议在中西部、乡村地区等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在政策待遇上加大扶持力度,就地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除此之外,还应探索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管理者、学科教师去中西部地区挂职;一方面开展中西部教师、校长培训。

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师范院校

记者:师范院校被誉为培养教师的“母机”,《意见》中也提出要振兴师范教育。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梁留科:师范院校是系统培养合格教师的“工作母机”,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师范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削弱趋势,“去师范化”现象严重。20年来,我国培养高水平教师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总数急剧递减,即使在绝大多数师范大学,师范类的学生招生数也只占20%到30%。

胡仲军:当前师范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原有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尚未建立;二是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不够,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薄弱;三是教师教育课程弱化,师范教育质量堪忧。

刘仲奎:一些师范院校在应用性、综合性上谋求转型,甚至急于“改旗易帜”和去师范化,但无论怎样转型,师范院校都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但也要意识到,那种固守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关起门来办师范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记者:很多教育人怀念曾经的“中师”教育,因为当年的中师吸收的都是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现在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研究生、博士生到幼儿园、小学任教,却被说是“高配”,对此,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杜惠平:确实,曾经的中师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高中生进入教师队伍,优秀的教育必须有优秀的老师。最近出现了研究生、博士生进入幼儿园、小学任教的现象,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首先要意识到,真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这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从事基础教育,要知道,年龄小的孩子更需要多元文化背景的教育,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责任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教给学生关于世界整体性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而非割裂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语数外通吃、音体舞美全扛”,还要了解孩子的身体、心理成长需要,同时能够满足孩子的拓展性思维的教育需要。因此,并不存在“高配”的现象。

其实有一种教育观点要更正,就是认为高中的教师要比初中的强,初中的教师要比小学强,小学教师只要本专科、师范就可以了,要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了,如果在幼教、小教队伍中有20%的研究生、博士生,这更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

梁留科:优秀的教育必须有优秀的老师。但是如何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这就要求从源头上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重振尊师重教之风,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把保障教师地位和待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专业。其次,要从手段上改革招生制度,支持地方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公费培养,对地方财力不足的,中央财政予以配套支持。推动师范院校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招生录取方式。严格招生选拔制度,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多次选拔、生源奖学金激励等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

振兴师范教育,关键在自身建设

记者:据了解,教育部正在制定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师范教育进一步做顶层设计,对此,您认为如何重振师范教育?

胡仲军: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重构师范教育体系,要强化专业性。教育是知识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教师是专业技能很强的职业,应避免教师招聘条件的随意性。教师教育要以师范学院为主体,建立从专科、本科、硕研、博研衔接层级递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贯通的教师教育体系。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要求独立设置师范学院。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师范生的二次选拔进退机制,培养教育情怀。教育是人对人的工作,是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教师的气质、形象、口才、书写、心理都有基本要求,只有适合教育的人才能担任老师。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把适教、愿教、善教的人选拔出来,培养成为好老师。

戴立益:《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并且明确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

这其实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名牌大学甚至国内顶尖级的大学可以以各种形式做师范教育,包括办师范学院。因而,清华北大有师范类学院不是梦。

教师培养体系必然要走向开放,封闭只会导致一潭死水。高水平综合大学进一步参与师范教育对师范院校来说确实带来了竞争和挑战,但是也会倒逼师范院校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致力于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

记者:从自身建设上来说,如何提升师范教育质量?

梁留科:要推动师范院校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凝练培养特色,创新培养机制,坚持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基础教育实践,大力提升师范生教师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师范生实践教育制度,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拓展后续专业发展空间;强化对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推动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提升师范生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其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能力;要推动成立“一带一路”“教师教育联盟”,打造教师教育国际化平台,加强师范院校和国际知名师范大学的交流和联合办学,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胡仲军:从专业建设上,要建立师范专业认证制度,确保师范教育质量底线。分类制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专业标准,严格师范专业的办学资质,严密监控办学过程,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规范师范专业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增设师范院校硕博点,拓展师范生学历提升通道。充分考虑师范院校的学科特殊性,分类设置硕博点申报标准,增加招生计划,为全国1600万教师的发展拓展通道,为实现260万高中教师学历研究生化奠定基础。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