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喝酒免责承诺书"一则黑色幽默

2018年03月27日 15:01 | 作者:左崇年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近日,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喝酒免责承诺书”在网上热传,承诺书称参与聚会的人如果因为酒后造成本人和他人的一切后果,责任由自己承担,跟他人无关。虽然春节假期刚过,但亲朋好友之间少不了聚会喝酒,这种承诺书会有作用吗?北京青年报记者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他们表示如果真的因为喝酒出了事,这种承诺书很有可能无效。(2月23日《北京青年报》)

u=1959218942,3770592871&fm=11&gp=0

这是一则让人“笑不出”的笑话,也是一则黑色幽默!为了喝酒不承担责任,竟然摁了红手印,签订“喝酒免责承诺书”。以为有了这道程序就可以放心喝酒了的很傻很天真。“喝酒免责承诺书”,实则是一种“拼酒推责”的旁门左道,是变相强劝酒、灌酒的歪门邪道,是揣着聪敏装糊涂。

实际上“喝酒免责承诺书”难咎其责。这样的酒后免责承诺书是无效的。正如律师张认为,从《合同法》的角度而言,对于酒后可能发生的人身及财产损害的免责约定,存在无效的可能,所以免责承诺并不能发生免责的效力;从酒后可能发生的自身及他人人身及财产损害,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依法依旧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因为侵权后果与饮酒以及相关行为依法存在因果关系。企图用一纸“喝酒免责承诺书”推卸“饮酒”责任不过是掩耳盗铃。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按咱中国的传统习俗,逢年过节,亲戚朋友聚会也越来越多,酒喝的自然也就多了,喝酒是常事,怎样才能既借酒调节气氛、增进友谊,又不损伤身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不仅逢年过节,就是平时喝酒也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不过有时候,不文明的饮酒之风,让人如临大敌,让酒场如战场。中国人好客,有一种非要“让人喝好”的“劝酒文化”的不良恶习。总以酒量论感情,一味地劝酒,想让人“喝好”,好像把人喝高,“放到几个”才是尽兴。而有的人不喝觉得伤感情,喝了自己又不舒服,所以总有人不顾酒量“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有人因为饮酒过量而住进了医院,有的甚至因此酿悲剧。在喝酒的问题上,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挡酒挡不住的小困扰。“有时候确实不想喝了,但是在有些事上又弄得没办法,还得勉强喝。这里头又有人情,又有友情,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喝了。”

饮酒适量则能起到助兴的作用,过量饮酒,则有害健康,尤其是强劝酒、灌酒,不仅会让人感到厌烦破坏良好的氛围,而且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近年来喝酒喝死人的悲剧时有发生,因此被追究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件不少,所以就有了“喝酒免责承诺书”的对策营运而生。

“喝酒免责承诺书”不如把好喝酒关。要想不担责,最好的办法喝酒也要讲文明,讲道德,不能以让人喝高就是“喝好”为标准,而是以大家随便喝,不喝多为底线,不劝酒,不蛮罚人多喝酒,以喝得开心为标准,喝酒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要太拼命。尤其是坚持:“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底线。劝酒者也不要太任性,大家都不劝酒,不多喝酒,以免败兴又伤身体,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得不偿失。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喝酒 免责 承诺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