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实拍急救现场手术过程 医疗纪实节目为何意外蹿红?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 张曦)没有任何彩排,没有任何剧本,每一次出诊或手术都是与死神赛跑。近年来,不少医疗纪实节目的播出,正在为一点点拉进医患关系,增强双方信任助力。这些节目,虽然主角并非人气高涨的明星,但却备受追捧。最近,又有两档医疗纪实节目相继播出,在催泪的同时,也让大众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理解。
湖南卫视播出的《生机无限》,就将镜头聚焦在产科、儿科、急诊科三个群体。
节目中,高龄产妇李某因胎盘长在了前一次剖宫产的瘢痕上,在剖腹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未足月的孩子出生后却久久没有呼吸的症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因为术前做了充分的评估,最终化险为夷,病人出血不到1000毫升,子宫完整保留,母子平安出院。
这已不是杨慧霞医生第一次和死神赛跑。一场手术下来,她大汗淋漓。杨慧霞最初并不适应拍摄,因为要在衣服上别麦克风,但她一忙起来也就忘了镜头的存在。
一岁半的小朋友因为脑里长了一个九厘米的大肿瘤,生命危在旦夕,若手术有可能出现大出血,若不手术,则会让他失去最后一丝生存的机会……救不救?肯定要救!怎么救?北京大学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葛明和团队迅速做了一套方案。
这场手术,花了葛明8个多小时,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孩子恢复情况也很好,这让葛明非常欣慰。
把患者从鬼门关救回来,是葛明的日常工作。他回忆,自己2004年时曾医治了一个患有恶性肿瘤大出血11岁的孩子。去年国庆,葛明突然遇到了一对陌生夫妻,说孩子要结婚了,来感谢医生,“当时他们把相片给我看,我非常激动。因为医生最高兴的,就是能把患者完全治愈;但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一些病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也是医生最痛心的时候”。
另一档医疗纪实节目《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则把镜头对准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三辆120救护车,记录了9位120一线急救人员在救护车接到急救任务后所发生的故事。目前,该剧豆瓣得分高达9.0分。
节目中,急救医生吴昕为病情紧急的病人插喉管,为了防止尚有意识的病人咬到气管,他情急之下用小针管插在病人口中解决了问题。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却是吴昕在无数次的抢救中积累的经验。
跟拍吴昕组的导演,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病人离世时,整个人都在发抖。然而,见证生离死别已成为吴昕工作的常态。他说:“最难就是跟家属宣布病人死亡的时刻。家属的眼光一直聚焦在你身上,总希望从你口中说出有一点好转的话。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缓解医患关系,正是《生机无限》总撰稿、总导演王童做这档节目的初心。
“通过我们101个固定摄像头,你会发现医患之间的不理解,更多是沟通的问题:如果你知道急诊首要是处理最危重的病人,就不会因为感冒发烧在急诊室大吵大闹;如果你知道医生每一个手术方案都要经过详细的论证和思考,就不会怀疑治疗方案是否存在过度治疗;如果你知道医生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看上百个病人、面对各种焦虑的状况,你就不会觉得他那张疲倦的脸是不在乎你;如果你知道医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治愈病人,你就不会觉得他不想让你好……”
其实,医疗类纪实节目并不少见,从《急诊室故事》《人间世》《守护生命》到早前北京卫视播出的《生命缘•生命的礼物》,都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
为什么这类节目拍一部火一部?有观众把原因归咎于对生命的敬畏,“看节目才发现生命如此脆弱,脆弱到会被一群肉眼看不到的病菌打败”。也有观众认为,这类节目能促进患者对医生的理解,也能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则认为,这类节目可以科普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国民素养,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科普,就是用另外一种形式治病救人”。(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急救现场 手术 医疗纪实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