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生态立省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2018年04月14日 16:41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海口4月14日电题:生态立省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新华社记者涂超华、代超、曾佳慧

绿水环绕,白鹭栖息。接近尾声的海口万绿园“生态修复、功能修补”改造项目,让这个全国面积最大的开放式滨海生态休闲公园有了更多风韵。

作为全国首例立法保护的城市中央公园,万绿园自建成20多年来一直是生态保护的高地。如今,依据“山水林田湖草”理念改造的新万绿园,再次成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升级”的最好例证。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始终坚守生态底线,着力改善生态民生,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立省矢志不渝

森林覆盖率高达62%、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从建省之初即起步,30年来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厚积薄发,交出了一份发展和保护双赢的答卷。

1999年,海南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海南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生态省建设就此拉开序幕;30年海南持之以恒的绿色坚守,换来了山清水秀,天蓝海碧。

生态文明建设考验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多年来,海南坚持生态底线,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积极探索。

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33.5%;划定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8316.6平方公里,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35.1%……

2015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确定了生态保护和资源消耗的控制性目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同年,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正式挂牌成立,海南强调“生态”二字,以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厅”凸显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原则。近年来,海南先后出台近40项地方环境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码。

生态红利促发展惠民生

三亚河畔。水清岸绿,鸟飞鱼跃,构成了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作为三亚穿城而过的母亲河,三亚河因为污染一度成为人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沟。2015年起,三亚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向城市内河污染宣战,三亚河两岸又重新成为市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生态是民生。近年来,海南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程、六大环境专项整治等措施改善生态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态获得感”。

2017年12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环境质量指数全国排名第一、公众满意程度全国排名第三、绿色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六。

生态是海南发展的生命线。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说,近3年来海南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否决的项目达500多个,不少能为地方财税贡献较大的项目被拒之门外。

绿色发展还需要绿色产业体系的支撑,海南着力补齐绿色产业发展“短板”,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12个重点产业。过去5年,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产业加快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4%,占经济总量的53.7%,5年提高8.1个百分点。

勇扛使命再出发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和国家海洋督察组对海南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以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为重要契机,海南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力求标本兼治。

“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2017年9月,海南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提出了30条生态环保硬措施。海南用建省办经济特区近30年来最全面、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

去年底开工建设的海南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需穿过白石山Ⅰ类生态红线区。隧道建设两套方案摆在面前。更加环保的方案需要多花2000多万元。为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财力有限的海南坚持“造价服从生态”的设计原则,毅然选择了造价高但更环保的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今年1月1日起,海南实施新的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新办法在取消全省19个市县中12个市县的GDP、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

近日,海南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赋予海南新使命、新重托。

新起点上,海南将再次扛起最大特区的担当和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关探路,在争创实践范例中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生态立省 海南 美丽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