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遏制“证书挂靠” 监管部门要动真格

2018年04月17日 15:44 | 作者:吴学安 |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近日,住建部曝光9人因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被撤销造价工程师注册。他们是俗称的“挂证族”,将个人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到其他工作单位,获得报酬或其他利益。“挂证族”多出现在建造师、药师、造价工程师、消防工程师等领域。(见4月15日《工人日报》)

“挂证族”靠出租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坐收钱财;相关企业靠租来的证书进行资质升级或保级,承揽项目,获取利润,可谓皆大欢喜。但这种行为却后患无穷,因为企业虽靠重金租来了一纸证书,却没有真正拥有相关技术的人才,这无疑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如在建筑行业,一些没有资质的小公司通过挂靠租来各种工程师资格,而实际操作的并不是那些持证人,建出来的大楼、大桥质量很可能就会出现“楼垮垮”“桥塌塌”。2009年6月的上海“楼倒倒”事件,项目的监理工程师将个人资质挂靠在施工企业,其本人从未去过施工现场就是明证。

“证书挂靠”盛行一时,其中一大原因在于风险较低。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跟风而上。但“挂证族”和皮包公司勾肩搭背,伤害的是公众的安全、业界的信誉,还有从业者的良心。在一个行业发展中,资格证如果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而监管机制不到位,就会滋生出一系列乱象。

“证书挂靠”乱象折射出相关监管力的不足以及行业只认证不认人的认证制度弊病。铲除“证书挂靠”乱象,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另一方面,必须从资质审核、招标监管入手,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有“挂证”行为,不但要处罚借证的企业,还要处罚“挂证”的个人,对违规人员处以撤销注册、罚款等措施。

监管动真格,动是第一步,而真格才是关键。监管真下手、下狠手,才能有效防止弄虚作假、租借资质的“人证分离”乱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监管 证书挂靠 动真格 遏制 工程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