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刘思扬:加快农民增收的路径思考
作者:中国科普研究所 刘思扬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站在新时代起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依然是短板。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应当从智力支持、产业支撑、政策驱动、组织保障等方面,让种粮的广大农民有获得感、富起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农民收入低下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相对贫乏,迷信陋习严重,走不出家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够足;二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还需投入,如面源污染修复,先进农机具应用不够广泛等,直接制约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持续提高农业附加值;四是农业科技人才支撑还不够强,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各类农技人员的作用还需要提高;五是对“三农”的反哺力度需要持续加强,个别村庄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还需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各级党委政府,既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加大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的新型农民。就着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在农民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网络、宣传、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终身教育培训。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办企业、兴产业、扩就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迈出了较大步伐,成效十分明显。但总的看,仍需要深层次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尤其是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等结合起来新业态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加快反哺“三农”步伐。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做出了很大牺牲。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文化水平低、收入低,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一套含金量高、务实管用的“政策包”。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电、改气、改厨、改厕等专项行动,加快路推进网改造和村内道路硬化、房屋改造、垃圾运送、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文化卫生服务普及化,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大病保险报销水平、医疗救助水平。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强村“两委”班子,把年纪轻、懂科技、头脑活,有号召力、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充实到村级组织中来。切实抓好“软、散、懒”落后班子转化升级,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持续大力开展结对帮扶。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精准施策,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农民 加快 农业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