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别让实际工作在“文来文往”里空转

2018年04月25日 15:16 | 作者:汤华臻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某贫困县的一个科级单位,年收文件3831份,下发642份,某贫困村仅有430多户,原本几句大白话就能安排妥当的工作,却不得不花两天时间来制定修改材料……媒体在基层调研发现,一线干部群众依然为“文来文往”所苦,对“到处都发文”“永远在开会”但“无人落实”的现象抱怨甚多。

动辄千八百份的文件里到底有多少干货,我们不得而知,但学习消化再层层传达这么多文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却显而易见。近些年,在整治“四风”的高压态势下,有的会议是少了些,报告是短了些,文件是简了些,但稍一松懈,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案牍主义”甚至有变种升级的倾向。上面安排工作,大事小情总爱发个《通知》,大小任务总要来个《意见》;下面推动工作,虽然原样照搬文件的有所减少,但“变个说法”“造个新词”将文件“改头换面”转发下去的并不鲜见。“文山”沉重,依然是当下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制定文件、印发通知、汇报请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同样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途径。但文字材料不是为写而写,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工作、解决问题。不妨看看一个60年前的案例:“建议由北京日报立即筹办一张晚报——北京晚报,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并占领这个宣传阵地”,这是北京晚报创刊时的请示报告,对此,市委负责同志批示“送中央”,中央批复“拟同意”,全流程下来不过短短几十个字,没有任何穿靴戴帽、拖泥带水,一张影响北京市民生活至今的报纸由此诞生。

言简意赅、雷厉风行,是当年工作作风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是不知从何时起,材料开始喧宾夺主。有人谈工作,张口闭口都是制定了多少文件、出台了多少“办法”,说到成绩,第一反应便是精修文件,充实文本。有的干部还理直气壮:“没有文件,下面怎么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显然,这是将臃肿的文件当成了工作本身,又将这样的工作套路当成了政绩本身。

何以形成这样的错乱逻辑?其中,固然有某些干部“能力不够,材料来凑”的投机冲动,但也不能忽视背后的“无可奈何”。正如基层干部坦言,“上级来检查指导,首先就是要看有没有发文件。没发文就是不重视,出了问题,问责会更严重。”必须承认,当下确实存在这样的倾向:一项工作做没做,就看有没有形成文本;工作做得好不好,往往是看材料精不精彩。凡事无论工作性质如何,似乎都一定要落到纸面上,都要用文件来留痕。相当一部分干部是“文山会海”的受害者,同时又成了形式主义的制造者。或许,相比“材料注水”“空文套话”,我们更该警惕的是“文山”背后的思维惯性和政绩观导向。

文件重要,但推动工作不能仅靠发文。今天,中国方方面面的建设发展任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明确:难啃的硬骨头,不可能靠文件花团锦簇地飞来飞去啃下来,复兴大业始于踏实跬步,来不得半点虚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件 工作 文来文往 材料 实际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