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杨晓峰: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少了大学生方阵

2018年05月10日 15:27 | 作者:杨晓峰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作者:重庆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学华 杨晓峰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发展”模式转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少了大学生方阵。

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大报告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大批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具有开阔视野、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乡村情怀的大学生到乡村去建功立业,鼓励他们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建设性作用,符合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的导向,是我国乡村迈向现代化的奠基性工作。

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有国家政策推动。2017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等事业。长期以来,借助高等教育的“分层”机制,一代又一代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向了不同的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落实大学生下乡有关政策,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营造了全方位支持氛围。

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也是自身成长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新时代的乡村是有志青年施展抱负的更大舞台,也是促进有潜力青年成长的磨砺平台。

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可缓解高校就业压力。据麦可思报告,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3%,且部分专业如历史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学、美术学、生物工程等,已成为就业“红牌专业”,因专业的结构性失衡而不能及时就业。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红牌专业”,在乡村建设中仍大有可为空间。

引导、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参与乡村建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村官”,而是向农村持续输送各行各业如科技、文化、金融、贸易、旅游、电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其核心目标是优化乡村建设队伍供给侧,注重的是高素质乡村建设队伍的可持续壮大。就目前阶段来说,乡村社会还缺乏支持大批大学生参与建设的平台和资源,不同地区乡村吸纳和消化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也不同。比较稳妥的方式是,各地根据实际,通过人才需求发布、政策支持、环境营造等,逐渐为大学生下乡工作创造优厚条件。

出台大学生下乡实施办法。当前,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制度与政策方面的“空白”。地方政府应抓住综合改革的契机,由各级政府进行统筹,联合教育、人社、国土、财政、公安等部门,制定大学生下乡工作实施办法,为下乡大学生的编制、工资、落户、安家等具体问题提供政策保障。

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把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创新结合起来,以试点方式在村组按需设置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乡风建设等小组,发挥好组织作用和自组织效应,通过乡村治理模式改革,为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创设良好环境。能够“大规模”引进大学生的乡村,要在人才使用方面探索有益经验,可根据大学生创办农村产业、提供技术和公共服务、构建现代电商平台、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建设乡村文明等方面的实绩,在一定期限内进行考核,为优秀大学生的进修、晋升、成长创造机会,要确保基层工作人员能够“脱颖而出”。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针对乡村振兴进一步强调,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各级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当千千万万个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工作、喜欢农村的生活、甘于做职业农民之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亏欠农村”的现象才算是有所改变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乡村 大学生 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