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彬斌:三个维度着力 提升就业质量

2018年05月16日 16:36 | 作者:张彬斌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张彬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体现,事关全体劳动者福利。由于就业的实质是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岗位的匹配,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劳动力供给方福利、劳动力需求方福利以及全社会配置效率三个维度理解,并探索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的着力点。

091905xc7rt3c4yfrkcxfe

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看,提高就业质量就是获得更加强烈的体面劳动感知。体面劳动感知本质上是劳动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无论是正规就业还是非正规就业,角色认同、受尊重、机会公平、健康的劳动关系、合理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等都是体面劳动感知的重要来源,这便构成了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力供给质量也是影响其体面劳动感知的重要因素。在就业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质量直接受到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影响,并表现为是否被市场所认可。当前,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制造行业所发布的招聘信息中,81%以上的职位要求求职者接受过高等教育;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服务业新发布的岗位中,超过90%的比例要求求职者至少具有大专学历;即便是房地产中介及销售、酒店旅游、电子商务等直觉上对人力资本要求不高的部门,能够提供给高中及以下阶段受教育水平者的岗位比例也呈现压缩趋势。从供求匹配来看,当前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级技能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人力资本积累较多的劳动力需求非常旺盛,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0左右,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增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话语权。但如果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首先会导致职业搜寻受挫,难以获得满意的岗位和工作环境,继而影响生产率和收入,不利于体面劳动感知的强化。劳动者自觉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与增强体面劳动感知能够相互促进,有利于就业质量的改善。

从劳动力需求方来看,提高就业质量就是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效率,进而提升组织运行效率。企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力需求方,其就业质量直接体现为劳动生产率是否持续增加或经济效益增加。在成本既定前提下,企业会尽可能地招聘最优秀的劳动者并最大化配置。由于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理性劳动者在岗位搜寻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为其开具综合报酬最高的企业。一般情况下,只有最优秀的企业才能够开出最优厚的报酬,但如果存在市场扭曲,例如某些所谓体制内企业利用某些特权在劳动力市场上优先筛选,或者一些本身不具有运行效率的企业因为某些垄断特性而为员工支付非市场性高工资,就会伤害其他企业正常配置优秀人力资源的权利。因此,从就业质量的角度增进微观企业的福利,需要劳动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确保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具有获得优秀劳动者青睐的同等机会。另外,企业既有人力资源的继续开发和再配置,也是改进就业质量的一大途径。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提高就业质量不仅包括从微观层面上确保劳动者和劳动力需求方各自福利的改进,充分就业还一直都是反应宏观经济情况的一大指示器,提高就业质量就是增进经济社会运行的整体效率。从全社会的角度,提高就业质量需要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发挥作用。首先,就业机会往往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稳定经济增长是保障全社会就业质量的基础,宏观就业政策主要瞄向应对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与此同时,借助适度的产业发展政策和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形成更协调和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扩大绿色就业。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造成了就业机会不均等的矛盾,公共投资应当继续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倾斜,填补落后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鸿沟,通过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增进相应地区的就业机会。第二,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地更充分流动,增进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重配效率。在劳动力重新配置过程中,由于竞争机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溢出一部分非自愿失业,需要更加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来发挥保障功能和再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打破妨碍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序竞争优秀人力资源的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消除个别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行政性垄断。第三,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确保劳动者除了正常的职业转换之外,能够持续稳定的处于就业状态,并获得正当报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在提供普惠性就业扶助,如开展有效的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引导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向就业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援助等,促进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标准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和增强服务意识。鼓励经营性就业服务部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如提供更具及时性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丰富多样的职业拓展、职业发展规划、人才顾问等服务,但同时要规范经营性就业服务部门的市场行为,特别是强化对劳动力需求方信息真实可靠性的核实,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质量 劳动力 劳动者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