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批评“高考工厂”没有实质意义

2018年06月07日 21:46 | 作者:丁建庭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又到一年高考时,媒体再次将视角对准争论中的“高考工厂”。特别是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还吸引了日本媒体前来探营揭秘。这所被贴了“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标签的中学,这些年备受争议,却并没有影响考生选择的热情。与此类似的,还有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等等。

毛坦厂中学,每年的万人送考盛况让人震撼,“亚洲最大”也毫无夸大之嫌。今年的“送考大军”依然庞大,但学校已经有意降温,不再统一护送考生,也不鼓励燃放鞭炮。究其原因,就在于伴随毛坦厂中学声名鹊起的,还有始终存在的争议和批评。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料谁都不想被贴上“高考工厂”的标签,因为潜台词是在批评学校的教育观出现偏差,盲目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英雄,而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虽然媒体一如既往地保持关注,但对于毛坦厂中学来说,更多是感到“高考工厂”带来的压力。恰如学校负责人在回应为什么不再组织送考活动时所言,“受到外界的炒作,渐渐变味了,不想再搞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得不说,许多人对于“高考工厂”的批评,更多是出于感性认识,是对这些学校炼狱般生活的一种想象。它们之所以被扣上“高考工厂”的帽子,一个共性就是学生学习强度非常大,“几乎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犹如一个流水线作业的工厂”。于是,外界不免产生质疑:学生的自由空间在哪里,自主学习习惯又将如何养成,学习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吗?并且,经常会拿一些欧美学校进行对照,高调表扬人家的启发式素质教育,借此鞭挞这些“高考工厂”。但这是“高考工厂”里面学生的所思所想吗?有媒体曾对考上名校的衡水中学毕业生做过回访,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相反,许多考生庆幸有这样的“高考工厂”。

批评“高考工厂”很容易,理由也够充分,因为这确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是,这样的批评也容易忽视教育现实,忽视这些学校存在的合理性。必须看到,这些学校大多位于教育欠发达地区,高考竞争压力大,学生也多是农村或工薪阶层的孩子。对于这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更加相信高考改变命运,也更加执着于此。可以说,这里寄托着许多普通家庭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应该获得尊重,任何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不应该破坏。同样必须看到的是,尽管成才之路千千万,“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最大的,仍属于一条捷径。或许这些“高考工厂”的学生最有体会:“在北京你有无数条路线通往五道口,在毛坦厂我只有一条狭长的小路走出大别山。”

一方面教育资源短期内还难以达至均衡,另一方面考试录取的指挥棒也没有根本改变,这就为“高考工厂”的存在注入了现实生命力。衡水中学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考生考上清华、北大?毛坦厂中学的高考录取率为什么能达到90%?很显然,这些学校的教育方式与当前的高考录取模式不无关系。假如指挥棒真的是突出素质教育,那么这些被批评大搞应试教育的“高考工厂”就不应该有这样高的录取率,特别是名校录取率。其中的逻辑联系不难判断,孰是因、孰是果,也是一目了然。这便是当下教育的现实、高考的现实。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高考工厂”才有生存的土壤,而对“高考工厂”的批评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与其批评“高考工厂”,不如全力推动考试录取改革。好在,改革正在进行中。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高考工厂 批评 学校 中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