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吴洪亮:用“真”对待生活对待美

2018年06月12日 08:56 | 作者:王卓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真”的齐白石

北京画院美术馆建成开馆前,王明明院长就定下要做陈列,以陈列齐白石的作品为特色,根据题材把藏品划分为草虫、人物、山水、梅兰竹菊、水族、花卉、书法、蔬果、石印、手札10个专题陆续陈列展出。

10年内,专注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的10个展览已经完成。“齐白石”几乎成为大众对北京画院美术馆的第一认知。

为什么是齐白石?很多人会问,做展之前,吴洪亮自己也问。

几十年来,从各个维度解读齐白石作品的内容千千万,不过吴洪亮在翻遍资料阅遍画作之后,得出了一个简单结论,“我总觉得他身上带了中国艺术的很多基因,而且接地气、真诚。”

这种无所不在的真,也是吴洪亮最为推崇的艺术精神。

在中国会画花鸟鱼虫的人不少,为何齐白石的画作脍炙人口?吴洪亮眼里,齐白石有一点是其他艺术家不具备的,就是“真有天然之趣”。他举例一幅齐白石的“小鸟”图。如果没有齐白石的署名,乍一看会以为是儿童涂鸦之作。但其实是齐白石1919年初到北京寄居法源寺时,一天偶然看到寺内石阶上有个类似小鸟的图形,就拿了张纸画了下来。“他在画上题写了‘真有天然之趣’,这其实呈现出齐白石的创作方法,寻找绘画和自然的关系,也表达了齐白石的核心创作态度。”

齐白石的画作里,还有真性情。吴洪亮看齐白石,有个特点,很喜欢给自己留痕迹,画作中多有题跋。比如齐白石题有“人骂我,我也骂人”的画有好几张;还有的题跋则很幽默,一幅齐白石的《不倒翁》,题跋写道“村老不知城市物,初看此汉以为神。置之堂上加香供,忙杀邻家求福人。”原来是齐白石在城里买了个不倒翁,把它带到农村,村里人就把它当神供奉了起来。

齐白石的画作里都是他亲眼所见的实物实态。“比如齐白石的《向日葵》,2003年我刚拿到这张画,与梵高的《向日葵》比较,真心觉得画得不好,但看完题跋,我一下被打动了。他写道‘枝枝萧索近低墙,独汝葵心解向阳。画手不知怜草木,四时淫雨日无光’,原来他画的是阴天的向日葵,蔫头耷脸没精神!”

不单中国人喜欢齐白石,全世界也都有他的粉丝。“在欧洲,很多大博物馆的馆藏中,都会有几张齐白石的作品。捷克国家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有100多张齐白石的作品。”吴洪亮到国外拜访和参观的经历,也让他特别能体会到齐白石的魅力,“他是我们和世界的一个横向连接。这也要求我们做好研究,与全世界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告诉世界,齐白石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全世界通过齐白石来认识中国的艺术。”

也因为齐白石的“世界影响力”和在其他国家的馆藏,吴洪亮关注到散播在海外的国际艺术资源,和我们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新思路。今年全国两会上,他的提案也事关这一话题。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方式方法的创新。”吴洪亮建议,以国家名义建立稳定机制,资助海外中国艺术研究人才和中国艺术传播项目。充分挖掘国际艺术藏品与人才资源,利用其他国家现有的条件,在当地完成中国艺术的展览、研究和传播。“其结果成本低、见效快、影响大、融入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艺术走入百姓生活

今年是吴洪亮的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齐白石曾代表美协和美术出版社给中央美术学院写过一幅书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吴洪亮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齐白石也再合适不过。

上世纪50到70年代,齐白石的绘画在脸盆、暖壶随处可以见,“现在却很难见到,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搜寻,终于在上海东台路旧货市场花10元钱买到了这种脸盆。当把水倒进盆里以后,你看着盆里的虾似乎在游动,那一刻你会感到它真的与你同在,因为它是生动的,具有人性化的。”

这种对于艺术中人性化的体悟,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也是吴洪亮想通过美术馆传达给公众的东西。

2014年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之际,吴洪亮在“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览,做了这样的探索。

美术馆将7万多字的《白石老人自述》精简读成5000字,作为线索贯穿展览,以白石老人的自述为第一人称引导观众。把其中有意思的故事和文献、作品对照起来,人们在白石老人的娓娓道来中,细细体味其坎坷而精彩的人生,以及和今天的关系。

结合展览,美术馆还精心组织了公共教育活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制的信笺,给妈妈写一封信(恰逢母亲节),展览的公共教育部分就被凸显出来。颇有特色的细节是,本次展览的留言簿以手札信笺的形式出现,并让观众以软笔写下留言。这些细节让展览和观众,特别是和年轻观众产生了更紧密的交流感……

“到北京画院以后,有一点是我在中央美院没有学到的,这片土地的艺术生成了一套它自己的语言系统和规律。中国画有自己培养人,即学习、成长和创作的方式。”在吴洪亮看来,来到这个机构,大家能够看到的除了作品,还有中国艺术的独特生态,比如齐白石的生存状态,比如艺术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对古人理解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个人风貌等这些传承过程,都有中国人独特的东西在其中。

这些艺术品背后更多元丰富的中国故事中国意蕴,也是吴洪亮想表达、继承、传递出去的内容。

去年,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退休,吴洪亮的责任更重了,他的思考也更多了。他希望画院的艺术家一方面“技近乎道”,对中国传统有特殊的理解和创作。另一方面要服务国家,比如在国家大型活动、重要的历史节点,完成艺术创作的任务。

呼应当年北京画院创立之时周总理的期许。他也在计划,北京画院能真正从更高的视野上考量和培养不同人才。“以前北京画院乃至全国的画院都是以培养画家为主。现在北京画院要培养三种人才,第一种是创作人才,第二种是艺术管理人才,第三类人才应该就是研究人才,北京画院也要出学者,比如齐白石的研究,我们就要当仁不让。”

在北京画院工作了10余年,吴洪亮对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厚,策展和管理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同时,他也感觉,通过这个平台和自己,能为中国艺术传承和对外交流做的事越来越多。

5月底在全国政协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吴洪亮提到,包括艺术工作者在内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参与到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一种复合的历史文化载体,也需要一种对于历史、传统文化、审美、城建的综合考量,有着中国传统艺术审美和技艺的他们,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身处一个行业久了,都会具有契合行业恰如其分的气质,吴洪亮也是这样。作为美术机构的管理者,作为浸润在中国艺术里的专业策展人,作为传统和现代里辗转腾挪的艺术工作者,吴洪亮有一种明显温和饱满、亦古亦今的气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他根植基因的记忆,也是他对于未来的浓重期许。

“艺术里最核心的东西,始终是真。”真,是吴洪亮从国画中体会的精神,他亦用来,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美。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齐白石 艺术 北京画院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