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最后一公里”在于人

2018年06月26日 12:55 | 作者:谢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谢靓)牵牛要牵牛鼻子,再好的扶贫政策,总要由人去实施,总要落到人身上,“人”就是扶贫工作中的牛鼻子。“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于人”。6月25日,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小组讨论时,黄艳常委如是说。扶贫工作要关注哪些人?会上,委员们展开了探讨。

今年,甄贞常委跟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到云南调研,一路上的情景让她深受触动。“云南怒江山高水冷,有14名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工作的路上;有的地方搞异地扶贫搬迁,群众思乡情结重,搬出来又要回去,扶贫干部在中间受夹板气是常事。”甄贞在会上说,她看到了当地扶贫干部无私的奉献,也看到了许多贫困户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热爱。一线扶贫干部就是甄贞眼中的关键人群,她建议加大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关爱和保障。

甄贞所说的云南怒江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高峰常委看来,怒江州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全州去年的GDP还达不到沿海一个乡镇的水平;40%以上的农村群众不会说汉语,是劳动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很多出去打工两三个月,待不住只能回来;少数群众还存在“外出打工太辛苦,不如在家靠政府”的依赖思想。高峰认为,劳动力转移的难题在“三区三州”有一定代表性。为此,他建议出台“三区三州”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对口帮扶机制,选择中东部部分省市吸纳“三区三州”劳动力转移,培养人才。同时,国家扶贫政策和资金也要向这些劳动力接收地倾斜,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黄艳常委认为,妇女在脱贫攻坚战中也是一支关键力量,尤其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抓住妇女就抓住了家庭”。她说,青海玉树毛庄乡在公益组织帮助下建立了半边天妇女合作社,对当地妇女进行培训,把毛皮和植物之类材料制成手工艺品,请国外设计师帮她们设计,产品很快就走向国际市场了。她认为,加强对贫困地区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就能阻断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

“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对教育投入不足,而落后的教育不能培养更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短缺又制约了产业发展,使贫困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会上,赵振铣常委也谈到了人。他建议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精准投放,把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统一纳入免费范畴,稳步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为贫困地区真正培养一支留得下、稳得住、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队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