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听听民革的声音

2018年07月13日 09:31 | 作者:吴姝静 栾絮洁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分享到: 

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听听民革的声音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全长约2700公里,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等三部分。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整个河段中历史遗址最丰富、功能发挥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巨大的代表性河段。在“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大运河资源?在民革中央看来,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是加强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关键抓手。今年,民革中央把“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确定为一项重点调研工作,5月份以来,发动沿线民革省级组织和民革中央教科专委会部分委员开展了前期预调研。

7月12日,民革中央在机关召开中山议政会开办以来的第二场座谈会,围绕“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进行座谈。

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民革中央副秘书长、调研部部长付悦余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部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对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3位委员分享了推动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观点和看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6个京杭大运河沿线民革省级组织介绍了预调研成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民革中央教科专委会委员观点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钟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钟: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产业带统筹规划

京杭大运河连接长三角、淮海、环渤海等三大中国强势经济圈,具备担纲起中国文化产业脊梁的潜力。我们应谱写好“大运河文化带与沿线经济带建设”大文章,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篇写实文章。

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带统筹规划,并纳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区域、资源、政策合力。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在运河沿线修复、建设系列文化氛围浓郁、特色突出的古镇、城镇,形成大运河文化深度链。创新发展模式,为文化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推动沿线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重点城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快速拉升产业带的实力和形象。

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

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优势谋发展

河北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河北须抓机遇,谋发展,以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彰显河北文化优势。

建议: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把京津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整合起来,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的主动权。要规划先行,尽快组织编著相关专项规划,按照习总书记对雄安新区批示要求精心规划,精益求精做好做细;要配置大运河文化IP,把握北京张家口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中蒙俄三国联合申报“万里茶路”世界文化遗产工程的主动权,凸显历史文化优势;要整合全国产业资本、智力优势,用好国家级专业团队与本土文化专家的优势,谋划大运河文化带产业战略。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瀛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瀛:推动文化旅游与产业深度融合

运河沿线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各异,生态空间被挤占,各部门、各地区工作目标、思路、步调尚不统一,需要从全局角度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谋划跨地区、跨行业的整体发展。

建议:做好产业引导,推动文化旅游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大运河沿线城市应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资源、文化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形成互补,推动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发展;要注重点线面联动,推动文化地标建设;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一种跨地区、跨部门的沟通、协同的组织体系。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民革6个省级组织预调研成果

国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文化书院执行院长杨红文

民革北京市委会:发挥北京杭州引领示范作用

北京是大运河的起点城市,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部园林的纽带,也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现在还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纽带,地位重要。

建议:打造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可充分发挥北京和杭州的示范作用。将北京与杭州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大运河沿线城市,为这些城市送去经验、送去游客、送去消费,让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文化产业交融实现共同发展。建议,一是疏浚河道,开通水上文化旅游线路,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二是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三是建立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产业联席会机制,共同规划一批各地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各地各有侧重,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浪费行为。

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王玉佩

民革天津市委会: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大运河天津段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大运河申遗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建成了一批以运河为主题主线的生态文化公园。2017年,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观光通航,计划2020年实现客货运通航。天津正在进一步激活运河经济引擎。但目前,运河的景区功能、经济功能仅限于局部河段,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建议:将京津冀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规划开发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站在生态文化建设、绿色发展战略的高度,致力于恢复运河的物质承载基础,重点放在南北运河与海河的疏浚,妥善解决喝到与湖泊水源不足问题;以国际视角和思路,合理配置旅游要素,打造运河文化产业带。

民革河北省委会副主委梁立敏

民革河北省委会:推进遗产保护的开发利用和运行机制

河北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大运河河北段全长530公里,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五市,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廊坊与京津同步治理北运河,计划建立5.5万亩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沧州市启动 “运河生态文化带”一期工程,沿4.2公里河道,打造古韵河景;衡水统筹规划运河沿岸的31个村庄,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力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邢台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打造“守敬故里”品牌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推进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邯郸绘制了运河“文化地图”,建立运河信息“电子档案”,摸排141.8公里的河道文化遗产,整理编印《邯郸大运河》资料汇编。

建议:实施大运河重点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建造大运河博物馆、文化园,展示有关遗产遗址遗迹以及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遥感等现代化技术,对河北段大运河及相关遗存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建立数据系统;统一组织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普查、编著大运河文化志书、文化产业、公共艺术专项规划等。

枣庄学院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董业明

民革山东省委会:处理好传承、保护、利用的关系

大运河山东段由北向南依次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5市,全长963.5公里,共有8段河道和15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大运河(山东段)依旧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重要的输水功能。目前存在的问题: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亟待加强,系统保护修复投入不足,文化园区、古镇打造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展示运河文化水平不高,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沿岸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协调推进机制不健全。

建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家战略、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多部门多地区多方面统筹协调,真正处理好三篇文章的关系,不能支队利用感兴趣,而轻视传承、保护。要以点连线,由点及面,避免泛运河化、泛文化化,要突出文化主题,凸现运河主线,不过分夸大价值和意义。突出人民性,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建设宗旨。

民革扬州市委会副主委陈惠

民革江苏省委会:从“文化”和“生态”契入

民革江苏省委员会采纳民革扬州市委员会提出成立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课题调研组的建议,确定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定为2017年换届后新增加的重点调研课题,并组织召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组织部分专家和委员赴杭州、天津、北京、淮安、徐州开展调研,考察当地大运河保护利用成果,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根据民革中央预调研的工作部署,组织专家座谈,形成预调研成果报送民革中央。

建议: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从“文化”和“生态”契入。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应坚持保护优先、文化引领、绿色生态的三个基本原则,以及遗产保护欲开发利用相结合、文化建设与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文化带建设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的三个基本策略。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区域协同、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构建主要工程。

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刘净非

民革浙江省委会:完善一揽子法规制度

浙江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国大运河文化长廊独一无二的构成内容,沿线知名文化遗产众多。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相关立法缺失,导致沿河城市镇村悠久历史传承延续乏力问题普遍存在;基础数据分散,缺乏完整精确的数据库;条块分割、多头并管问题严重,缺乏整体协调管理机制;大运河文化传播力量有待整合,还没有上升到“运河学”的高度。

建议:制定完善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开发一揽子法规制度;加快建立联动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管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以大运河文化带为引领的大运河沿线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廊道建设,实施航道提升改造,加强生态保护及沿河景观带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积极申报建设大运河内河型保税区,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开发基金;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机遇,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挖掘、重塑和传播。(吴姝静 栾絮洁)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大运河 文化 建设 产业 民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