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付瀛莹:县乡美术馆,馆小责任大

2018年07月30日 15:09 | 作者:付瀛莹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作者:付瀛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集艺术收藏、文化传播、文化惠民等功能为一体的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近些年在数量增长和建设规模上发展迅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行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难题,特别是县乡级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当前,我国国有美术馆已达325座,其中县乡级美术馆数量达142座,大部分县乡级美术馆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偏远地区美术馆基础设施落后,有些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场馆,藏品常年深锁库房,导致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萎缩;即使是非偏远地区,很多地方美术馆或闭门不开,或展厅展品常年不换、展览方式陈旧……县乡级美术馆的冷冷清清成为现实。长此以往,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县乡级美术馆与大馆差距越来越大,更难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与国家级美术馆肩负着“典藏大家艺术精品,打造美术高原高峰”等职责相比,分布较广的县乡级美术馆虽然没有如此高端的定位,实则馆小责任大——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乡级美术馆承载着当地群众浓郁的乡土文化情怀,对保障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权益有着重要作用。

藏品稀少和藏品单一是县乡级美术馆面临的主要问题。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藏品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美术馆向公众“讲故事”的能力。就数量而言,据统计,我国县乡级美术馆藏品数量仅占全国美术馆藏品总量的11%左右,常因藏品数量不足,导致展陈难以建立完整的叙事体系。就质量而言,不同区域县乡级美术馆藏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都以中国画、书法、油画为主要收藏,而像剪纸、刺绣、农民画、皮影等呈现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征的民间美术所占比例较低。鉴于此,县乡级美术馆在今后发展中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作品收藏数量、丰富作品收藏类型,进而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体系,展现本土文化底蕴与活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县乡级美术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县乡级美术馆面积狭小,基层设施条件较差,尤其是库房环境简陋,藏品叠压堆放现象严重,提取藏品非常困难,难以正常发挥美术馆正常社会效益。对此,当地政府除了应该加大对美术馆的财政投入力度,还可以参照文物系统的“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实行藏品代管制度,在藏品管辖权、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由省级和地市级美术馆代为县乡级美术馆保管藏品。通过藏品资源整合,减轻县乡级美术馆藏品保管压力,进而扩大美术馆使用空间,实现合理利用藏品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双赢。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提升县乡级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县乡级美术馆应通过组织人员参与美术馆系统内的学术交流、培训等方式,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由此增强展览策划、藏品研究等能力,以本土文化为基点,结合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欣赏习惯等,让服务内容做到群众“想看什么我们展什么”,进而成为文化生发的场域,启迪观众的智慧,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此外,县乡级美术馆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藏品资源共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美术馆建设提供了新的展示手段和方法,为美术馆更好地服务社会开辟新窗口。2013年,文化部开始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截至2018年7月,普查数据库已接收52万余件藏品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下一阶段将开展普查数据的共享平台建设,把分散于全国的美术馆藏品资源以现代化手段展示出来。各县乡级美术馆可以借助共享平台,通过网上发布藏品知识、展览咨询等,以网上办展的形式扩大本土文化的传播辐射,同时把其他美术馆收藏的精品,通过多幕投影、数字影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当地群众,使基层群众能够“零距离”欣赏到全国各地优秀美术作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县乡级美术馆的建设不能成为摆设,而是大有可为,应切实成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付瀛莹)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美术馆 县乡 藏品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