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大变迁 见证大变迁

从“慢递员”到“快递员”

2018年08月08日 15:39 | 作者:司晋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哟,是陈师傅来了!我们家刚包好饺子,这也到点儿了,您吃一口再走呗!”

“这么热的天,您还辛苦了!快进来喝口水吧。”

……

6月21日正是夏至,热浪已经开始袭击北京。53岁的邮递员陈艳军送完上午的最后两个快递,礼貌地拒绝了客户的执意挽留,与往常一样,准备找家小饭馆吃午饭了。这片1800平方公里的区域,他的双脚已经走了35年了,天天如此,早已成为街坊邻居眼中有口皆碑的“老熟人”了。

每天早上7点,陈艳军准时跳下公交车,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的单位———北京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房山营业部走去。顾不上入座,他就开始熟练地将前一天来的包裹、邮件分拣装车。8点整,陈艳军将水杯里灌满白开水,邮车准时启动,驶向厂区、住宅和山区村落。这一趟出发,就是满负荷的工作量。午饭“走到哪,吃到哪”,往往在路边的小馆子草草解决。到了下午,大部分邮件派送完了,又要开始收件了。敲门、揽收、计费、微信支付、撕单子、装车……连送带揽,小一百件的体量。回到营业部,将邮件归类,再与同事说说今天遇到的问题,收工时已是七点多钟。

陈艳军又匆匆跳上回家的公交车,回家和等待他的妻子女儿一起吃晚饭。

“这就是邮递员的生活。一天雷打不动地工作12小时,看起来周而复始,枯燥平淡吧?”陈艳军笑着对记者说。

17岁时,追随内心“想当一名光荣的邮递员”的理想,陈艳军加入了离家最近的北京燕山东风邮政支局,成为一名年轻的邮递员。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在人们脸上,邮局还没配备邮车,陈艳军骑着自行车开心地往返于崎岖的山路间。“我送得最多的就是信和报纸。”他在自行车前后两端,各挂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因为怕弄丢了,所以前面的袋子里一般是挂号信和书信等比较重要的物件,后面是订阅的报纸。

“那时真是一封信一颗心啊!”陈艳军回忆,当时的信件除了公函,最多的就是家书,从收信人焦灼渴盼的目光里,他能感受到亲人间互相惦记、牵挂的分量,这是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所没有过的经历。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信箱,有些来信地址只能写到哪一排,有些则纯粹是“死信”,只写“北京燕山XXX收”。陈艳军记忆犹新的是,厂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有多“厉害”。“谁住几排几室,哪家住几个人,他们全都清楚。”陈艳军只要将这些信交到居委会手里,信件总能准确无误地转到收信人的手中。

但山里就不好说了。陈艳军一天要背着六七十封信,负责投递的道段还有许多是建在山上的村落。他习惯了抬头就撞见前面的羊肠小道,在送信的途中也曾被大雨后崖壁上滚落下来的大石块吓到,庆幸自己“捡了半条命回来”。但最头疼的,还是山上的村子没有门牌号。他只好向村委会和路上遇到的村民取经。久而久之,在他的笔下,一张不断完善的手绘投递图形成了,这为后来的同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电话和快递开始普及后,普通信件少多了。1991年,中国邮政成立了速递物流公司,陈艳军由一名“慢递员”变成了“快递员”,他的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变成了汽车。由于热爱这份工作,陈艳军不仅学会了开车,还用功学习,将分拣封发、营业收寄、会计、等业务烂熟于心,成为领导和同事眼中的“万能大替王”。

这些年,尽管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徒弟,也已经是邮递员里少见的“高龄”人士,陈艳军依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他说,这种热爱来源于精神上的成就感。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陈艳军开的邮车行至房山区东流水村的一个低洼处时突然熄火了,眼看邮件就要被雨水淹没,他心急如焚,跳下车冒着大雨跑到村子里寻求帮助。当时,村民们都在家躲雨。一看敲门的是陈师傅,几位村民二话没说,就跟着他跑到车边,齐心协力把车推向了高地。“那是我特别感动的一次,一是保住了邮件的安全,没受损失。二是老乡们的认可给我的那种获得感,是多少金钱也比不了的。”

“手里一有没送出去的信,我心里就不舒服,一定要想办法送到。”35年里,妥投率达到90%以上,陈艳军经常收到公司客服平台转来的表扬信息。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今年5月4日,他第一次走进向往已久的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邮政局“最美快递员”的表彰。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能走进人民大会堂,何况还是去领奖。我觉得特别满足,这辈子都值了。”陈艳军说,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一天,他就要继续在邮递员的岗位上再干一天。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