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大变迁 见证大变迁

“甜美信使”

2018年08月08日 15:41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王大爷,您早啊!慢点走,来,我扶您到这里吧!”

“李阿姨,下床做操时间到了,来,我扶您起床!”

……

20多年前,她是北京元点寻呼台的寻呼话务员;10年前开始,她是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的一名护理员。

“这就是社会的变化吧!不过,现在也挺开心的!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开心!”

说话时,浅浅的笑一直挂在她的脸上。

到8月份,刘芳就43岁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说起20多年前,自己那份做了十年的工作,刘芳眼睛里会闪光:那是一段她自己觉得闪光,家人觉得孩子有出息,小姐妹们也很艳羡的工作。

“公家单位,工资高,工作环境还干净”。10年寻呼台工作,给刘芳留下了一些职业印记,说话时,她总会嘴角微微上扬。

说话温暖、不疾不徐,让人好似穿越时空,看到了20年前,一个年轻姑娘,戴着耳机,双手轻轻地敲打在键盘上,每每接起电话,总笑盈盈地问候:“您好,元点寻呼,有什么信息可以帮您转达。”那个年轻的寻呼台话务员,就是刘芳。

刘芳来自安徽阜阳,1992年,17岁高中还没毕业的她,自觉考大学没希望,通过一位在京工作的亲戚介绍,报名参加了北京元点寻呼台的招工考试。一个月集中学习打字、普通话、语文基本功等内容,考试合格后又跟机一个月,刘芳正式成为元点寻呼台的一名寻呼台话务员,简称“寻呼员”。

上班第一个月,刘芳就拿到了800元的工资。“这个数字,在当时快赶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了!拿到工资那天晚上就给家里打电话,爸妈都高兴极了,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好工作,好好干下去。”刘芳也很珍惜这份“工作环境好,工资又高”的工作。很快,她就因为连着3个月工作无差错,拿到了寻呼台奖励她的200元奖金。

“那时,揣着1000多元,真觉得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一份工作。关键自己也喜欢干,每天都能遇到一些挺有趣的事。”刘芳说。

“有一次我们接到一位女士的投诉,说让我们给她丈夫寻呼机留言:下班时买些熟食回来,结果我们寻呼小姐发出的信息是:下班时,买些手纸回来……还有些时候,恋爱中的青年会让我们传递很长一段恋爱‘暗号’,5707788250(我生气了,气死了,我要骂人)3155530000(我想你,爱爱爱)。”

忆起寻呼台话务员的那段工作过往,刘芳有时会忍不住用手遮住大笑的嘴巴。那时的刘芳,也正青春,为了能明白姑娘小伙子传情的意思,还特意跑到邮电书店买了一本代码字典。

1994年前后,正是中国寻呼业务鼎盛期。刘芳每天都要和同事四班倒,每个班要工作六七个小时,最多的一次,刘芳连续工作了6个半小时,接了800多个电话。后来,因为业务好,刘芳又做了大领班,每个月工资涨到了3000元。而伴随而来的,是因为每天嗓子都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刘芳和姐妹们都得了咽炎。草珊瑚、金嗓子含片,每天出门上班前,刘芳都会像摸家里钥匙装了没有一样,摸摸它们带上没。“后来单位还专门组织老师来教我们接听电话时,如何使用假声。”

工作4年后,刘芳还代表寻呼台参加过一届全市范围的寻呼小姐技能比赛,“参加那次大赛,我才知道干我们这一行的,有这么多人!”那次比赛,单北京就有140余家寻呼台参加,按每个台平均有五六十位话务员算,北京当时有近万名姐妹和她从事着同样的工作。

然而随着技术革新,至本世纪初,伴随手机在中国大地的普及,中国寻呼业走入凋敝。2000年,北京的寻呼台平均每一个月就有两家关张或退出竞争,曾经和刘芳工作在一起的寻呼姐妹们,相继离开了寻呼业。2002年刘芳离开。“没办法不离开了,当时寻呼台每个月只发给我们800元的工资。”工作10年后,又回到了最初入业时的工资起点。

离开寻呼台后,刘芳做过沃尔玛超市的收银员、文化公司的文印职员,还开过自己的一间小店。两年前,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

十年芳华,除了留给刘芳“说话时总是浅浅笑着”的职业烙印,她说,她还学会了许多终生受用的技能,“比如不管遇到什么人,我都会先请对方说话,不管他多急,我心里都不着急,心情也就不太会受外人的影响,这样一来,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的人缘口碑都很好;比如我打字很快;我记忆力也很好,你随便说段数字,我都能记住……”

努力的人生,总是闪光的。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