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科学精神容不下“圈子化”

2018年08月10日 14:54 | 作者:夏振彬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圈子,本是个中性词,并无褒贬之分。作为“社会人”,只要我们参与社会交往,都会随之产生生活圈、朋友圈、创业圈等等。这再正常不过。

科研圈,也是如此。高校学生、学者等对此都深有体会。比如以导师为核心,从学生到历届师兄师姐,会自然地形成圈子;有学者会因为相近的理论主张,遥相呼应,形成“学派”;还有人会因为志气相投,在学术道路上相互扶持,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因共同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组成的圈子,这个可以有,并且有益于学术交流、科学进步。

但科研“圈子化”却是坏风气。什么是“圈子化”?说到底,就是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不分是非对错,只看亲疏远近,只区分是不是“自己人”,为此拉帮结派,讲究哥们义气,甚至党同伐异,互相攻击诋毁,不择手段。前段时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科研圈子”:“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其中的江湖习气,可谓触目惊心。

应该说,科研领域存在一定的“圈子化”,并非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首先,科研“圈子化”违反科学精神。举例而言,对于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一些学术带头人、名师的嫡系学生更容易申请“中标”,而没有背景、没有资历的科研人员往往望尘莫及;个别科研评奖也是一样,越是拉帮结派,“互相帮衬”就越容易获奖,不跑关系、结圈子,则势单力薄。如此“圈子化”,直接导致一些科研圈沦为交际圈,让科研与利益、人际关系等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更进一步,科研“圈子化”严重污染学术生态。正所谓“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科研“圈子化”所影响的不只是科研项目、评奖等,还会劣币驱逐良币,污染学术生态。比如身边就有青年高校教师吐槽,为了自己的学术成果被认可,不得不琢磨如何拉关系、找门路,不得不在学术圈里认老乡、攀校友,因为只有进入某个圈子,才能“互帮互助”……试想,如果科研人员忙于搞厚黑学、行潜规则,热衷于拜码头、结圈子,并为此尝到甜头,哪还有心思潜心科研攻关?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而这个“人”字,必须是一个干净的、大写的人。打破科研“圈子化”,我们要从机制体制入手,全面铲除学术江湖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进一步完善科研监督、管理、评价等体系。当然除此之外,在“总开关”上下功夫必不可少。“欲影正者端其表”,只有每个人心有所畏、坚守底线,坚决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腐蚀,才能将“圈子文化”根治。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圈子化 科研 科学 精神 学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