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周文:贸易摩擦,无助于保持产业优势

2018年08月14日 15:39 | 作者:周文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周文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目前提出的举措包括加大进口、提升市场开放度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美方所谓 “实现公平和对等贸易”的诉求,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特朗普的真正忧虑:如何保持美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美国的问题只能从美国自身寻求解决之道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沸沸扬扬、不断升级,引起全世界关注。美方不断滋事,指责中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甚至抛出《中国贸易破坏性的经济模式》的文件,对中国经济模式指指点点。种种指责有道理吗?

壁垒越坚固,市场越缩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看看美国是如何利用产业政策发展经济,以及美国挥舞高额关税大棒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性影响。

回溯美国的产业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的产业政策有着深刻历史根源,是确保其经济崛起和超越英国的利器。按照瑞士经济史学家保罗贝洛赫的说法,美国是“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和堡垒”。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美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尽管现在的美国政府声称不喜欢产业政策,但产业政策实质上伴随了美国200多年。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一直通过高额关税对“幼稚产业”实施保护、对战略产业发展予以扶持。1820年至1931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高达35%—50%。为克服1929年经济大萧条,美国还进一步强化关税保护。1930年6月,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约有900多种工业品和7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得以提高。其中,农产品平均的关税水平从20%提高到34%,应纳进口关税税率从38.2%增至55.3%。

当时,美国的举措引发世界范围内的“蝴蝶效应”。各国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壁垒日益坚固,国际市场由此缩小,世界贸易出现螺旋式收缩。本是挣脱萧条泥潭的举措,却越来越产生了负面影响。1929年至1933年,世界贸易额从350亿美元下降到120亿美元,全球贸易量降幅达25%,且接近50%的降幅是由贸易保护而直接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恶性竞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下行。

为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美国与西方27个国家不得不达成多个双边贸易条约,对64%的应税进口商品作出关税减让,使税率平均降低44%。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世界经济由于深陷泥沼而无法自拔。包括美国自身在内,各国经济迟迟找不到出路。直到二战,美国经济才因战争带来的刺激而最终走出困境。正因为这个教训,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大力推行自由贸易。

殷鉴不远。现在美国又悍然不顾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再次动用关税措施。效果如何呢?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贸易逆差比特朗普上台时还要高。这里面,美国和中国的贸易逆差,只增长了0.9%;美国与墨西哥贸易逆差,增长了10.5%;美国与加拿大贸易逆差,暴增了39.7%。

“对等贸易”只是表面借口

中美贸易摩擦只会更加坚定中国做好自己事的信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通过“技术换市场”以及有效的学习和超越,得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中国与美国依然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从美国的发展经验还是从中美贸易摩擦趋势来看,强化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对中国来说愈发紧迫。从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提升自主科技实力,特别是提升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对美国贸易制裁措施的有力回应。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目前提出的举措包括加大进口、提升市场开放度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美方所谓“实现公平和对等贸易”的诉求,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特朗普的真正忧虑:如何保持美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经济学的互通有无原理,要从根本上削减对华贸易逆差,美国放松高技术出口管制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长期以来,美国宁可保持几千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逆差,也不放松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可见,对美国来说,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是比实现中美贸易平衡更加重要的政策目标。

现在,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了提升产业实力和科技竞争力的现实路径。这其实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正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美国把贸易政策当产业政策来用,而中国强调从贸易角度出发来解决贸易问题,事实上双方是存在错位的。由此,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但简单来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美国的问题只能从美国自身寻求解决之道。

破除西方迷信和过度自卑

美国方面还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应该有产业政策。这一错误观点是具有诱导性的,必须予以准确阐释。

首先,市场经济没有产业政策不是历史真相。在历史发展中,欧洲财富的扩散乃至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一系列市场竞争政策作用的结果。

其次,“中国经济的非市场性质”概念是臆断。事实上,没有所谓市场经济的标准定义,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场经济标准。美国可以再次强大,但不能以损人的方式让“美国优先”。美国把自己的经济模式作为所谓市场经济的样板,更是典型的一元中心论。

从语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也犯了逻辑学的错误。它跟“白马非马论”一样,是强盗逻辑或者说诡辩。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道路,并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是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宣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的经济体制优势。当然,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许多问题还需探索,还需不断深化改革。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以开放促改革。

最后,中国崛起尤需中国理论。西方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现象,也不能解决中国问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必然会产生与全球化时代利益主体的剧烈碰撞。面对越来越多的重大问题,需要展开高水平的讨论,需要提出有效对策。近年来,世界经济有过好几次的重大波动,经济学家都没有很好预测,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误判。

在经济学界,一些人只相信西方世界才会是色彩斑斓,中国永远只能是陪衬;还有人只愿意跟在美国主流经济学的后面“鹦鹉学舌”,只习惯于在西方的囚笼里跳舞,不断用中国的素材来验证西方的命题。这种被动和束缚,是非常不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

此外,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有两种倾向必须引起注意:一种是把问题归咎于所谓中国的高调宣传所致;另一种是各种各样的“盛世危言”,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没有胜算,绝对承受不起。在网络上,此类言论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有必要破除对西方话语、西方理论的迷信以及对自身的过度自卑。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美国 中国 贸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