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李平:洁白哈达串起的生动故事

——记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处业务二处副处长李平

2018年08月22日 14:05 | 作者:王志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每次在家里整理物品的时候,李平总是习惯地打开柜子里整齐摆放的三个提包,看一看里面装满的哈达,这是他从事民族宗教工作以来,藏族干部群众赠送的。每一条洁白的哈达,都记录着一段难忘的经历。看着这些哈达,李平的眼前闪现出这些年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一幅幅画面。

李平

好干部好工作的源头在心里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各族人民高度关注的政治大事。与会的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在各自联系的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经常成为关注的焦点。从2012年开始,李平一直在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驻地参加大会服务保障工作。担任宗教界委员小组秘书时,每次陪同委员参加会议,走在公共的场合的时候,经常听见身边有人小声说:“看那位是某某委员,在某某宗教中可是很有影响呢!”这个时候,他作为直接服务委员的大会工作人员,心中既充满激动和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宗教界委员小组在政协全体会议委员分组中人数最多、委员平均年龄最大、民族构成多元、社会影响广泛。大会期间做好宗教界委员的服务工作,可以体现党对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的关心,展示政协机关干部良好形象。通过委员把这种关心传递给广大信教群众,可以更好地把广大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好的工作来自于讲政治”。李平深知,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大会期间服务宗教界委员,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一些来自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宗教界委员,汉语不是特别熟练,有时,在全面、详细、准确了解会议内容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李平特别注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材料、翻译耳机的发放,每次都逐一核对,逐一落实。遇到重要文件传达、选举时,还要单独通过翻译向这些委员讲解有关事项。平时,他主动和委员接触,了解他们在会议期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上的困难。正是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李平认真做好了会议服务中每一件具体、琐碎的事情。多年来,他经手办理的文件和负责通知的事项,没有发生一起失误和错漏,为委员顺利参会和履职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好的工作来自于责任感”。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有一天晚上走访宗教界委员时,一位来自农村地区年龄很大的伊斯兰教委员说眼睛疼,看不清东西,还有些头晕。李平赶紧和同事联系医疗组进行检查,初步判断为严重的青光眼发作。当时,委员怕耽误会议,执意不肯去医院治疗。李平一面小心诚恳地做委员的思想工作,一面紧急协调车辆和就诊绿色通道。委员同意就医后,他立即陪同委员赶往医院。通过委员就诊绿色通道,医生在第一时间实施了检查,庆幸地说:“多亏送医院及时,稍有迟疑,这位委员就有失明的危险!”会议期间,委员没有家属陪护,李平一直守在病床前照顾,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早晨四点多,他想到委员信仰伊斯兰教,需要清真饮食,医院早餐不知道委员是否满意,于是趁着委员正在休息,天还没亮就打车赶回友谊宾馆驻地,从宾馆清真餐厅将早餐打包好再带回医院。赶回医院时,委员还没有醒,为了保证饭菜不凉,李平找来多层毛巾包裹饭盒保温。委员醒来后,热乎的清真饭菜已经端到面前,委员十分感动,多次对李平表达谢意。经过医院及时治疗和精心照护,这位委员的眼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好的工作来自于细心”。担任北京友谊宾馆驻地办事组接待组长后,为了做好委员接待服务工作,李平充分考虑驻地少数民族委员多、宗教界代表人士多、高龄委员多的特点,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比如,在会议前对驻地委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详细了解委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及时协调驻地宾馆、委员小组工作人员、省市工作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在安排委员住房时,李平发现一位平时身体状况很好的藏族委员提出了携带随员的要求,凭着多年来服务宗教界委员的经验,他感到委员可能出现了身体不适,于是马上与委员进行联系。果然,委员的腿部有伤,还没痊愈,行走不方便,需要随员陪同照顾。在安排住房时,他特意把这位委员的房间安排在距离电梯比较近的位置,方便委员上下楼,平时更加关注其日常生活需求,提供悉心周到的服务,保障委员安全、顺利参加每一次会议活动。

好人的好心在“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有着“万里羌塘”之称的西藏那曲市,是青藏高原最高的人类定居区域之一,平均海拔4500多米,那里树木不能生长,空气氧含量仅仅是沿海地区的一半。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在那里坚守着自己的家园,时时刻刻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

按照中直工委的部署和机关党委要求,2011年,民宗委办公室党支部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党委“结对子”。近年来,李平积极配合党支部,多次接待罗玛镇基层干部群众来京就加强基层党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进行学习交流,先后组织30余位基层藏族村干部、当地致富能手来京学习参观。

每次在学习参观地点的选择上,李平都精心安排,既注重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注意学习了解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生产模式和市场营销方式。为了满足藏族同胞们“见一见毛主席、看一看大海的心愿”,李平积极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组织多批罗玛镇基层干部群众去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参观,到天津滨海新区参观考察现代化港口码头,到北戴河海滨乘船出海。许多藏族干部群众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前照相、第一次看到辽阔的大海时,激动地留下了热泪。为了让罗玛镇干部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情况,李平陪同他们到京郊平谷区参观学习,在大华山镇挂甲峪村,许多从来没有亲眼看见过树木的藏族同胞,头一回看到了满山遍野结满大桃的果树,头一回亲手从树上摘下新鲜的水果;在峪口镇正大蛋业生产基地,藏族干部群众头一回看到了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和生产技术。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交流,来自罗玛镇的藏族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为改进家乡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新思路。

为帮助当地干部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民宗委办公室党支部和局领导联系有关单位和部门,向罗玛镇捐赠了总价值近百万元的医疗器械、工作用车、办公用品等物品。李平跑前忙后,承担了大量具体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把当地急需的捐赠物品送到了藏族干部群众手中。他还积极配合机关工青妇组织,通过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与罗玛镇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帮助机关的同志更多地了解西藏基层的工作和生产生活情况,增进了机关干部与基层藏族干部群众的感情,为全国政协机关开展基层党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增添了新的内容。有一次,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到罗玛镇调研,发现当地许多藏族同胞的家中,都有在全国政协机关留下的合影照片,并且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参加调研的同志在了解到照片背后的故事后感慨道:这一张张照片,正是民族团结最生动的写照啊!

李平全身心地投入增进民族团结的工作,既是出于工作职责所在,更是出自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真挚的感情。一次在接待罗玛镇干部群众的时候,一位同志提出希望能够替自己的父亲咨询一下病情。在北京,看病难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难题,而且西藏同志在京的时间十分有限。为此,李平想尽各种办法,还自掏腰包为这位藏族同志挂上了北医三院的专家号,帮助他实现了替父亲咨询病情的心愿。还有一次,一位西藏同志的孩子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费尽周折来京寻医求诊,但是因为对北京的诊疗流程不熟悉,在北京儿童医院着急地转了大半天,也没有能够看上病。李平得到消息后,顾不上吃午饭就连忙赶到医院,利用专家午休的时间,专门找到专家休息室,向他说明情况,请他帮忙给来自西藏的患儿看病。专家得知情况后深受感动,下午上班后就顺利地为这位西藏小朋友诊治了疾病。

李平多年来的真情付出,换来了朴实真诚的感谢。如今,他收到藏族干部群众赠送的哈达,已经装满了足足三个提包。每一条哈达,他都悉心珍藏起来了,因为那是藏族同胞真挚感情的表达。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串连了李平与他所接触和服务的藏族干部群众的真情,串连着全国政协机关与边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相通的真心,串连起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宗教 和平 哈达 民族

更多

更多